对于陈海贤老师关于《家庭关系21讲》的课程,把共鸣与感触颇多的家庭关系的认知诠释记录下来,好好细读与思考。
1.家庭关系中有个基本原则就是谁意识到问题、想要改变,谁就要跨出第一步。
2.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破除禁锢的面具,不再特意压抑自己的情感,也要让孩子学会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学会表达情感,学会表达爱。
3.父母子女之间健康的边界是既有情感交流,又不过分敏感,反之就会发生关系的纠缠。
4.父母化的孩子是一种家庭角色的混淆,孩子承担了原本属于父母的家庭责任,这样的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某种匮乏,把父母的需要放在自己需要之前,想要依靠别人,又害怕和人建立起来紧密的关系。
5.避免父母化的孩子基本原则是让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6.孩子长大的过程是逐渐离家的过程,所以心理上父母要做好孩子离家的准备,孩子就像一只射出的箭,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的道理。
7.一个成人变得孩子化,是因为家里系统需要一个幼年的孩子的情感陪伴和维系家庭关系的工具,所以孩子也变得宁可牺牲自我发展也不愿意长大。
8.减弱消除成人孩子化,父母需要寻找孩子以外的空间,给彼此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并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让他们为自己负责。
9.父母可以跟孩子谈判,共同建立清晰的规则,鼓励孩子走出家庭寻找更多可能,这是把孩子当作成人的举动。
10.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是在反抗他所怀疑的那个虚弱的、没有能力的、想要找人依靠的自己,他们通过叛逆和反抗来积聚离家的决心。
11.父母要理解孩子独立应对社会的能力不是现成就有的,而是在冒险和探索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12.与青春期孩子的对话,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取得孩子的信任,划定与孩子的边界并尊重孩子拒绝的权力,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帮他们评估选择的合理性。
13.离婚家庭的孩子是否接纳家庭的特别,取决于大人的自己的接纳程度,大人是开放接纳的,孩子自然也会接纳。
14.减少离婚带给孩子的伤害要避免把父母的矛盾延伸到孩子身上,处理好养育孩子的矛盾,父母也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15.理想的家庭是有修复能力的家庭,当它具备了动态的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16.把家庭中的受伤、指责、抱怨等问题看作故事的结束,如果能演练成重新发现彼此、原谅与放下,就会给家庭带来新的生机。
17.家庭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而解决的。
18.好家庭的特征就是能够正视问题,进行良性的互动模式,有着以夫妻为重要子系统互相扶持的家庭结构。
19.家人会与我们相伴一生,人与人的关系的相处本着你敬我七分,我还你十分的相处,才能够长长久久。
20.组合家庭成家前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形成共识,体恤对方有孩子的无奈,协助承担家长的角色。
家庭关系的核心不是来处,而是情感,不带评价,不带先验标签,不带判断的进行良性情感沟通,互相包容,有爱才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