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换了床单被套,抱着被子码着字,有种幸福感,但美中不足的就是被子没有太阳的味道。记得在大学时,遇到阳光好的周末我都会早起把杯子放到宿舍楼下的栏杆上,晒上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还能感觉到那种温暖。即使那种味道是太阳烤螨虫的味道我也觉得很幸福。
双休,整洁的美好真的会让人的身体产生快乐的元素。但是对于今天的不愉快心里还是有些残留。事情起因不过是些工作应该由谁完成,相互的推诿不仅仅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还有人际的不和谐,相互撕逼的事情就时有发生。但这不是今天码字的重点,其实主要是想反思一下今天自己面对事情的反应:不理想或者说太容易炸毛,以后真得改改自己的性子了,毕竟不是二十几岁的姑娘了!
公司的一个学长回母校参加毕业15年的同学聚会,发了条朋友圈,大意是:和学弟学妹们交流言语之间总是少不了“新闻理想”其实哪有什么理想只不过是身处媒体的责任而已。恰巧朋友圈有人转载了腾讯 大家的文章孙旭阳老师的《金钱比新闻理想更能保护他的孩子》文章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经历来表现了当下新闻从业者的迷茫与无奈,虽不能说是迫于生活的压力,那位记者前辈选择了转行成为一名品牌总监,但从满心希望自己可以一笔仗义走天涯的记者到讨好老板压榨乙方的甲方代理人,这中间有多少次的犹豫徘徊相信也只有深夜里的那位记者前辈了解了。
作为文科生,初出茅庐的时代总是以为文字是最有力量的,媒体是最公正的。就因为这个大学时代我还“负责”了一个校级网站的日常更新,那时在学校也算有点名气,后来相继到团省委帮助工作也就是免费劳动力。按理说按照这样的节奏,毕业时我也应该主动选择这个方向,但考研失利毕业季找工作的时候我是排斥媒体行业的,没有投递多少简历,直到五六月份经历过几次面试的我还是没有签下三方拿下offer,而男友已经考上了研究生,那段时间心里有点慌,并且在找工作那段最难熬的时间里男友也并没有在身边。可能有些事情还是命中注定,一份无意投出的简历有了回音邀请我来北京面试,我努力把握这个机会并且做到了但正式的结果通知是两个月后,而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我当初所排斥的媒体。
在媒体工作一年多没资格说见过多少内幕等等,但媒体的从业环境确实正在恶化,网络的快速可以让一条未经认真证实的假新闻广为流传,2016年以来反转新闻也越演越烈如这两天的富豪与农妇结婚的消息,新闻今天长这样明天就可能变那样,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新闻将来会不会也会成为这样的姑娘我不敢说,但我能确定的是新闻的严谨性正在一点点的瓦解,而它的“新”正渐渐成为各家门户和新闻媒体追求的特质,表现为一个事情出来立马上新闻根本不考虑是否需要核实,看到其他的转发转载就唯恐落后。各个网站的新闻事件大体相同,看哪个不是看的情况下如何吸引用户点击,这就延伸出了标题党,有的甚至故意夸大扭曲事实,如此恶心循环怎么指望可以有媒体界的老字号?
这次合同是三年,三年之后我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是一个很深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