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墨间,都是你的幽香
南宋时,临安钱塘门外有间杂货铺,店主姓乐,乃衣冠之族,安贫自若。乐翁有子名和,幼年时寄养于永清巷的舅舅家。舅舅的前院邻居喜公,有女名顺娘,小乐和一岁,二人同馆就学。正所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和与顺情谊日深。不久,塾师回乡,学馆解散,乐和便回到钱塘门家中,两人断了音信。
三年后,清明时节,舅舅邀乐和一道去孤山扫墓,之后因便一起游览西湖。水面初平,早莺新燕。那日刚好喜家宅眷出游,两家便会于一船共赏波光潋滟。其时顺娘年已十四,面容姣好,姿态闲雅,和见之着迷。然当时情景,除一揖之外,二人不再有别的言语,惟彼此相视,微微送笑而已。
二、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回家后,乐和辗转难抑,怀思不已,于桃花笺上题一绝句。诗云:“嫩蕊娇香郁未开,不因蜂蝶自生猜。他年若作扁舟侣,日日西湖一醉回。”题毕,看过三回,折为方胜,第二日携至永清巷。心想,投进院子让顺娘拾得就好了。徘徊数次,只听得院内笑语,却无顺娘声音。终未可得。
乐和心事难遣,不觉行至潮王庙前。他早就听闻潮王庙的竹签非常灵验,于是,他又悄悄地买了香烛前往庙中祈祷。焚楮之际,袖中方胜不慎坠入火中,他急忙去捡,方胜已烬,手中只剩下一个“侣”字了。
三、绮梦:
出了庙门,步入碑亭,乐和更无心思观望风景了。
正凝神间,忽见一老翁,衣冠有古意,手握团扇,上书“姻缘”二字。乐和上前问道:“先生能算姻缘之事吧?”翁双目炯炯:“我只以此为生。”问罢乐和的生辰,老翁五指上轮算良久,缓缓道:“佳眷乃熟人也。”乐和心下一乐,接口道:“我正牵念间,不知缘分如何?”老翁不语,带他到八角井边,让他看看有缘人是否为井中人。
井中水势汹涌,仿佛万顷汪洋,却又透明如镜,细看时,水中渐显出一美女,年方十六七岁,杏黄裙,玉质柔肌,绰约可爱,乃顺娘也。乐和喜极,伸手欲拉,不觉自已坠落井中。惊觉乃梦耳。
四、零落了韶华年纪
乐和将心中所念告诉父母,请求前往永清巷向喜家求婚,乐翁心酸,儿子丰姿韶秀,早有隽誉,但喜家锦衣玉食,两家悬殊,我们攀附权贵无异自取其辱啊。乐和不死心,央求舅舅,舅舅也是爱莫能助。
乐和自此食不甘味寝难安,唯顺娘是念。每至佳节胜会,必整容出访,但再没有遇见过顺娘了。前来说媒的很多,乐和都婉言谢绝,他心意已定,一定要待顺娘嫁后再谋打算。
似在冥冥中,顺娘也蹉跎未字。
五、魂兮相守,化作一对翩翩的蝶
又三年,八月是观潮之会,乐和前往钱塘江口巡视。到团围头,遥见席棚之中,喜氏一门在焉,情急之中,乐和挤往人丛,企望靠近凝视。顺娘于万千人面中,惊见乐和,二人交相注目,便忘了世界。
忽然潮水陡至,喧哗间人流瞬时走散。哪知这年潮势凶猛,水墙数丈,顷刻漫过堤岸,顺娘失足坠于潮中。眼见顺娘卷入浪中,乐和忘了一切,仓皇追逐,并不觉得会被淹没。江潮中紫罗衫和杏黄裙起起浮浮。
喜家夫妇急于救女,不惜重金聘弄潮儿,十几人竞往捞救。众人捞回,竟是二尸对面相拥,呼唤不醒也拆解不开。乐翁闻儿变,踉跄而至,痛哭失声。哭曰:“生不得吹箫侣,死当成连理枝。”喜公很不解,追问之下,乐翁备述其情。喜公气极:“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为何不早来说媒呢?今若再活,当遂其愿。”可就算是千呼万唤,二人也不再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