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写点东西的诱惑难以抗拒,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故事呈现给读者,哪怕只是任性的吐槽,想想都觉得很爽。
但“看书如山倒,写字如抽丝”,比买了不想看,更悲剧的是看了不会写,更更悲剧的是写了一大堆东西没人能看懂,包括自己。
写在开头
《成为作家》一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多萝西娅·布兰德,此书于1934年出版,之后再版多次,广受欢迎,时至今日一直长盛不衰,虽然翻译的实在不敢恭维,但并不影响《成为作家》在国内广泛传播。
它不是一本深奥的工具书,没有教你高超的写作手法,也没有晦涩的知识理论,我觉得更像是写给初学者的入门指南,帮助我们克服写作中常常面对的各类问题,有效的把想法转化为文字,并坚持下去,也可以看做是从0到1的方法论。
写作的困难
1.对于初级菜鸟来说,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一个故事,难的不是技巧,而是缺乏自信心。
刚开始写作,我们首先要面对自我质疑:我真能成为优秀的作家么,我能写出各大平台乐于转载的爆文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成为专栏作者或者自由撰稿人么?
之前,美国大学对数百名各大媒体的编辑,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没有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天赋。在工作方面的成就,是按照教育背景和工作年资正态分布。
简单说,你只要专注于写作,发挥死磕精神,任何人都能成为作家,即使是一位普通工人,同样可以写出《三体》这样的杰作,真正阻碍你成功的不是天赋和能力,而是年轻和自卑。
2.有时灵光乍现,写出一篇很有感觉的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间歇性写作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任何人都会有才思枯竭的时候,提起笔、打开电脑根本不知道能写什么,许多人会开始不断的焦虑、绝望、自我怀疑。
这些其实都是虚荣心在作祟,你太担心自己写的不好,不够完美,想篇篇经典,字字珠玑。
“完美主义”一方面会提高作品质量,但更多时候只是增加写作痛感,把你限制在舒适区,变得谨小慎微。
写作就是创作,创作就要试错,中国网络从来不乏喷子,哪怕你被喷的体无完肤,也要满血复活,充满激情的写写写,千万不要害羞,更不要纠结,想到哪写哪。
3.有没有可以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书籍。
说起读书,我在写作这个领域没看几本,所以就不荐书了,上简书首页看吧,每天都会有各类书单在上边更新。
但我建议初尝写作的人,最好不要看“新书”,中国有辣么多文学大师,很多作品都是传世经典,像冰心、钱钟书、巴金、老舍、茅盾、刘墉、林清玄、毕淑敏等等,这些人的文字都非常符合汉语规范,先把他们的作品找来读读,比那些不靠谱的书单强得多。
如何写出好文章
我也是新手上路而非老司机,写不出来爆文,但是我会尽力总结出一些(真诚的)套路:用功利的心态去训练,用文艺的心态去写作,用朋友的眼光去评判。
1.要用功利的心态去训练自己。
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KPI,翻译过来就是核心绩效指标,你要保证写作的质,就要保证写作的量,要保证写作的量,就要保证写作的是时间。
《成为作家》一书的作者多萝西娅·布兰德,提出了2个保证写作时间的方案:“早起无意识创作”和“固定时间写作”。
“早起无意识创作”,就是说每天提前起床30分钟左右,提笔就写,不要犹豫、不要构思,因为清醒的人总会循规蹈矩的埋头走路,而创作灵感往往产生于神思飞扬。
就我个人看来,职场人很难做到,也很难坚持,毕竟早上实在太困了,我就不行。
靠谱的方法是下班写作,就是每天下班后先不要急着打卡,虽然疲劳但你的工作惯性还在,重启电脑,设置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写,写完也不要检查,直接回家,扔在一边,等过几天再整理。
“固定时间写作”这个方法很好,很强大。就是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放下一切工作和思绪,安心写作,长期坚持,形成习惯,以后到点不写就浑身难受。
另外,针对薄弱环节,要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快点写,慢点改,训练自己的“意志力肌肉”。
2.要用文艺的心态去创作。
《成为作家》书中说,写作时要保持敏感和童真,要像双重人格一样,关于这一部分,翻译的非常晦涩难懂。
按照我的理解,“童真”指的是一种空杯心态,在写作时要清理心理缓存,尽量用孩子的眼光去架构自己的世界观,摆脱现有思维模式的束缚,这样更容易产生灵感。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他放弃了世俗的生活,去追求伟大的艺术,对于画画,他就像孩子一样保持着天真。
“敏感”在生活中往往是贬义词,但在写作中可是褒义词,它是对世事的洞察,是灵感的源泉。
就像最近火爆的韩国电影《釜山行》一样,如果你只看到僵尸吃人、父爱如山,就显得有些乏味。周冲在她那篇《釜山行:喷子和丧尸是一样的物种》中这样形容:喷子是现实版的丧尸,丧尸是艺术版的喷子。
3.用朋友的眼光去批判自己的文章。
记得《逻辑思维》有一期,罗老师是这样说的:“假如你是自己的朋友,面对当前的处境,会建议自己怎么做呢?”站在中立的角度看问题,其实就是抛弃存量的思维。
你写好了一篇文章,先放到一边不闻不问,1天甚至1周之后再去修改,看的时候要有节奏的读出声,把它当做是其他人的作品,站在客观的立场去评论。
写在最后
现在江湖上很流行教你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吃瓜群众纷纷围观叫好,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成为作家》一书中的方法,我认为更有可行性。
像作家那样阅读,任何东西都要读两遍。对于需要研究的故事、文章或小说,都要很快地不加评论地读上一遍。当你读完之后,把她暂时放在一边。然后拿起一只笔和本,准备详细地再读第二遍。
批评式阅读,分析一本书,学习它的风格、结构、或者看作者如何处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