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接触可转债这个品类,信息来源于3个渠道:雪球、长投和心创。
入门之路:王若、挠背几位的分享与讲座。业胜主席推荐的3本书。
系统性机会与风险识别
上一轮可转债系统机会是在13-14年,在接下来的2015年,那些破百的转债平均实现了70%的涨幅。当初我还不知道转债为何物。
此轮可转债系统机会起于18年下半年。回头看:17年5月,优美公众号;18月4月,刘诚公众号;18年6月,挠背成都分享会;19年1月,刘诚北京线下分享。如何识别这种系统性机会呢?
1、你在持续关注,或你有可靠信息源。
2、跌破100元转债 支数所占比例
咱们看看历史脉络
优美:最近市场连续大跌,至2017年5月11日收盘,存量18支可转债有4支收盘价破100元(含),可转债正逐渐进入安全范围。可转债还能再跌多少?这取决于市场的悲观程度。
历史106支可转债中,有51支可转债的价格曾跌破100元(含),占48%;19支曾跌破95元(含),占18%;12支曾跌破90元,占11%。
刘诚:2018年4月28日,目前已上市的存量64支转债中,价格跌破100元面值的有23只,大约占所有转债的三分之一。
历史上所有可转债的最低平均价是102元,最高平均价是200元,收盘平均价是166元。2.3年的总收益率在53-95%。
建议把那十几只96元以下的全买下来,平均买,不要选。
大类资产配置 与 可转债的筛选、买入卖出
股债模型+动态再平衡,详见《投资要义》读书笔记。
可转债组合的配置与筛选:
刘诚:配置20只,每只占比不超过5%,最极端的情况下,也不要超过10%。
100元以下单价最低10只,18年下半年出现过 持有 到期收益率YTM 7-8%的转债(风险是企业破产,恶性通货膨胀)
110元以下溢价率最低10只(要求到期收益率YTM >0)
筛选指标的优先级:价格、溢价率、到期时间、之前有没有下调转股价的历史,曾经有没有发过转债。
David:3:5:2阵形
30%防守型:YTM>3%
50%平衡型:YTM>0%,转股溢价率<5%,正股下跌足够大且基本面没坏
20%进攻型(正股替代型):转股溢价率<2%,甚至为负数,需要对正股分析,比如14年7月的中行转债。饕餮海:在可转债出现“两低两高”(低价格、低溢价、高ROE、高评级)的时候,对正股感兴趣的,可以配置转债。而本来就持有正股的,只需要一个标准——“低溢价”。比如本来持有盛路通信、梦百合、鼎信、洲明、特发的,就不如持有转债划算。
安道全:配置10~15只,单只转债最高占比最高10(加仓线)~33%(重仓线)。
3:4:3分批买(比例涉及个人风格)
出现系统性机会时建仓:达到建仓线,单只转债可快点买入到30%仓位;
到达加仓线, 单只转债可以买入30~70%仓位;
到达重仓线, 单只转债可以买入70%~100%+仓位。
PS:针对可转债打新套利,可以在投机仓给一定仓位,一个账户1万元足矣,账户多多益善。打新策略可以尽量简单,不用花太多精力。
正回购加杠杆属于进阶之路,需进一步学习。
可转债卖出策略:
安道全:
最高价-10元或 最高价回撤10%(且转债价格在130元以上启动观察)
详见 复式高价卖出法
刘诚:
大类资产的动态再平衡(某只转债超过130的话,我做再平衡,就卖掉换成其他的了。不一定是把转债换成转债,而是把转债换成任何低估的东西。)
如果不太会,等强赎是最简单的操作,基本不会犯什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