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盘:每天三件事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一、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
1、健步走+跑步+拉伸+跳绳
未进行
2、读书
今天继续读周国元老师的《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如何想清楚、说明白、做到位》这本书,以第2章内容为主。
本章中作者提到的书:《思考,快与慢》。
第2章
维度: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核心概念
2.1重塑“问题观”
思辩者把自己定义为“解决问题的人”,在内心里拒绝做个安静的受众,对问题保持亢奋的“进攻”状态。
按照认知的过程和方向,可粗略地把思维方式分为两大类:自下而上的专业思维和自上而下的结构化战略思维。
2.1.1专业思维
自下而上是指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厚积薄发的线性过程,把所有底层(“下”)细节知识点都掌握,再提炼成整体(“上”)的理解,只有在这时才能做出专业的判断。
专业思维的局限性有两个,一个是学习周期长,一个是如果专业和经验运用不当会严重限制创新。
2.1.2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直接从问题本身(“上”)着手,仔细推敲问题本身的定义和准确性,用结构化战略思维“切的方法分解”并用严谨的逻辑全面地提出假设,而后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证实假设,或推翻已有假设并建立新的假设(“下”),如此循环而深入地验证假设。不断探究深“挖”问题核心,以获取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思辩者的自信源于超越具体技能的解决问题能力。
只要是问题,就可以凭借结构化战略思维和自上而下的方法找到解决方案。
2.2跨界的“简单按钮”
战略思维要求超越问题的细节,从更高层面看待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超越细节意味着尽管所在行业不同,但相同或类似的战略问题的解法很可能具有普适性。
例如“企业能力提升关键要素纲要”的树状图结构:
分解出来的框架在逻辑上是无懈可击的,这套结构超越了具体产业或项目背景,具有十足的普适性框架,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就是“简单按钮”。
树立正确的“问题观”并熟练掌握结构化战略思维基本功后,面对任何战略问题都有自信和能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适合实际问题的分析框架。
2.3“切”名词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起点
2.3.1“切”名词相对简单
“切”是结构化拆分通俗叫法,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基本功。结构化拆分是指自上而下分析问题时,把问题逐层分解成更细节的部分,每次拆分都遵循“MECE”原则。结构化拆分的最终呈现形式是树状逻辑结构。
结构化拆分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思维习惯,需要有意识地主动调用,需要逐步深入。
2.3.2MECE原则为核心
该原则要求达到如下要求:
1)子分类相互独立无重叠;
2)子分类加起来穷尽全部可能
MECE不光是切分名词的规则,也是问题逻辑切分的关键。
使用MECE原则时要求衡量的维度满足“具体可衡量”的客观标准,强调精准划分。
2.3.3“切”名词可产生商业洞见
“切”是结构化战略的起点,切分商务环境中的关键名词本身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洞见和启示。
顶层设计从商业视角理解是在行业最佳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对关键核心名词的重要维度在数字化之后做深入细致的记录、判断、筛选、排序、更新、备份等并利用IT系统进行相应的流程管理。
2.4“切”问题,更上一层
“切”问题主要有4种方法:公式法、子目录列举法、流程法、逻辑框架法。
以相对传统的制造业为例,战略思辩者会想方设法用“切”问题的4种方法自上而下进行战略问题拆解。
2.4.1公式法和子目录列举法
分解“如何提高企业净利”的问题,主要利用公式法和子目录例举法就勾勒出一个相对普适的逻辑拆分框架,把问题“切”到第三层细节或更深。有了这个体系化严谨的讨论结构框架,外加自身商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与对方业务高管做深入探讨的时候,大概率会得到对方详细的信息输入,为后续分析问题提供良好基础。
2.4.2流程法和逻辑框架法
流程法是按照某种流程步骤串起来。
逻辑框架法是按照逻辑叙述常见的粗线条判断框架。
结构化“切”的高要求是遵循“3-3原则”,即面对任何问题,都能用维度准确“切”分,然后再纵向深入“挖”到至少第三层细节。
完成一次完整分解之后,能跳出已有的逻辑框架从全新的维度再做两次或以上类似的“切”和“挖”的练习,总共建造3个或以上不同的逻辑树,每个逻辑树都有至少三层细节。
2.5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的飞跃
“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基本功:维度“切”的技巧和MECE原则。
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飞跃,把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级。
多维度思考:
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方法要求先对项目的优先级做出判断并达成一致。
判断项目优先级要用到多维度“切”的功夫。
为了便于记忆和引述,根据维度特性给每个象限起个生动且接地气的名字。
主战场:战略重要性高而执行难度低。
与现有战略核心一致,是公司的立足之本,要保证资源确保项目成功完成。
战略拓展:战略重要性高且执行难度高。
代表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要进行战略布局。公司管理层要衡量拓展项目与主战场的关系,衡量长期战略与短期获利。
鸡肋:战略重要性低且执行难度低。
必须砍掉的项目:战略重要性低且执行难度高。
多维图谱的样子:利用“战略重要性”和“执行难度”两个维度把所有项目“切”成四个基础类型,并且为每个类型推导出相对容易理解的可实施的策略。
多维图谱分析应用场景广泛,可以分析生活中常见问题。
小结:
1)介绍“切”,结构化拆分的定义、原则和实战用法。
2)“切”和MECE原则是结构化战略思维的基本功,要有意识地反复练习。
3)“切”问题的四种主要方法,公式法、子目录列举法、流程法和逻辑框架法需要适应才能融会贯通。
4)“切”如果能做到位,解决问题时就能发现更多新的细节信息和商业洞见。
5)多维图谱是思辩者结构化战略思维升级的必备武器,更能展现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简化问题、提升沟通效率,产生新的商业洞见。
3、践行清单
1)有哪些内容用得上?
思辩者的自信源于超越具体技能的解决问题能力。
2)针对每一条内容,该怎么做?
在作者眼里,这样有自信的思辩者除了具有很强的战略思维能力之外,还有很强的创造力。
普通人要想练就如此自信的解决问题能力,一定要先经过痛苦的成长过程。这本书读到此处,若不是逐字逐句敲击出来读书笔记,只用眼看,是很难将具体内容连贯成整体知识体系的。
二、遇到了什么问题
无
三、准备尝试哪些措施
无
四、今日反思
无
五、今日未完成工作
无
六、明日计划
豆信日更复盘三件套,读书健身,头条,听课、作业、卡片六脉神剑
豆信:0分钟,0分钟
日更:0分钟,0分钟
复盘:0分钟,0分钟
读书:0分钟,0分钟
健身:0小时,0小时
头条:0分钟,0分钟
课程:0小时,0小时
作业:0小时,0小时
卡片:0小时,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