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给妈妈预约的查体,本是计划初带妈妈去,我与陶陶在家。不曾想,初与妈妈穿好外出的衣服后,陶陶就在一旁左右转悠,急得不行,估计也猜测出,是要去“街街”。当妈离开后,门关闭那一刻,陶陶有点慌了。一边喊着“喔喔”,一边拍打门,嘴里也喊着“门”。很快又转成哭腔“喔喔”“门门”,无奈,又打电话给初。初还未出小区,再次返回。上车后陶陶情绪还未平复,时而打“气嗝”。陶陶对姥姥如此依恋,我就像是忙乱的孩子,看着他束手无策,没有半分母亲的安抚。是啊,我刚刚走出产后抑郁,也真是茫然无措呀。
医院就诊时,妈妈去做检查,陶陶又是啼哭不止。哭声里好像带着绝望地呐喊,初说第一次感到心疼陶陶,看着陶陶可怜地寻找姥姥,在初拿的衣服里扒拉着找姥姥的衣服,看到衣服没有见到人的无奈。真是心疼呀!晚饭后,又谈起,我说那一刻的陶陶像极了《妈妈再爱我一次》里被生生与母亲分开的小男孩,哭声撕心裂肺,哭声里带着绝望。初提到,晚上我俩一起带陶陶。我询问原因,是担心陶陶以后与我们的关系疏远。自从陶陶出生后,我身体一直虚弱,精力也不够,又加上白日里工作繁杂,真是无心无力照顾陶陶。而初也是去年刚到新单位,一切还在适应中,压力也不小。综合这些,索性陶陶都是姥姥一直再带。心里也担心过,怕三岁前亲子关系未建立好,以后的管教困难。但是,又考虑,还是要把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好,再慢慢接纳外在的,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一直想要自己身心可以的情况下,初工作得心应手后,再接手陶陶。
而今天,在书中读到,在面对任何新的可能性、选择,以及解决方式时,听从自己的直觉或“智慧盒”的意见,并在所有制定决策的情境中充分考虑这些。我时常感觉,自己的直觉非常强烈,对到这一段文字时,又回想到之前的一些大事,都是直觉使然的结果。不再纠结,听从内心的声音。相信我变好了,周围的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