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捡板栗,说“毛栗”,是家乡的俗话。
可以说,毛栗的记忆是从小时候就有的。老屋时,打场边就有两棵毛栗树,常常是还没等成熟,就拿着棍子或爬上树打青蓬下来。小时候物质没有现在丰富,仿佛也很馋。那未成熟的板栗,真的很甜呀。并且,毛栗的记忆常与国庆节联系在一起。上学时国庆节总要放假,于是,捡栗子是假日里必干的事。或是上山林去摘打野生的小毛栗。看着裂开嘴,露出的油亮的栗子,心中就欢喜。捡毛栗,成了一种快乐的记忆,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成年后,又因多年在外,很少再有捡毛栗这样的事了。这天捧着手机,边走路边打着字。走到响肠路向天堂路拐弯的地方,抬头看路的不经意间,看见路右边下坡凹地处有好多棵毛栗树。只见高高的顶枝上,裂开着很多的蓬。呀,“下面一定能捡到栗子”,我想。
于是停下手机,察看怎样下去?发现路边的石栏的尽头下面,尽管是一带草丛,却有踩踏的痕迹。想必有人下去过。
只是有点顾虑弄脏今天新换的外套,可捡栗子的冲动,还是使我走了下去。是一个斜坡,杂长着茅草。脚踩手扒地,探着身子,小心的来到了树下。
很快就发现了地上有栗子,捡了一个,又捡了一个。一种喜悦在心头荡漾。本想只要能捡到,不论多少,就算三五个,也是开心的,不想落下来的栗子真不少呢,很快的捡满了外套的一只口袋。
进入树下的林中,睁大眼睛张寻着,一开始视线有点“花”,大概是不适应林中的光线。渐渐适应后,栗子在沟道上,在茶树下,这里一个,那里二个的。有的是刚掉下来,“穿林打叶”的清响,外壳发着亮,有的半掩在枯叶边,沾了点点的泥土。边捡边在手中搓捏,捡满一把就往口袋里装。
这一块杂地上,除了三五棵毛栗树外,间有茶树。地上散落着毛栗树的枯叶,一朵朵谢了的茶花。还有其他的什么树,并不熟悉,也没有特别留意,只顾着捡栗子。眼睛搜寻着,弓着腰,撅着屁股,低着头,人在树下林间没有规则的梭巡。
这块场地显然被主人圈起,还养了些鸡,地上有倾倒的残食。见我下来了,只听得“咯咯咯”地在叫。它叫它的,我捡我的。只是心里有点顾忌:会不会被主人发现,发现了大概不会让我捡的吧?不过,若是没人捡,落在地上的栗子,会坏掉的呀。又听到猫“啊沃啊沃”地叫,不知道在那里叫?也没有去管它。
衣服穿得有点多,加上天气暖和,也或是心里有些紧张的缘故,在捡的时候,从脸上直掉汗珠子。“今天回去又要换衣服,洗衣服真麻烦呀”,心里这样在想。
就这样的捡了两边口袋都是,沉沉的掉挂着。差不多把树下的场地都捡了一遍。就寻着路,爬上坝坡,回到大路上。又找路边卖水果的车摊要了只方便袋,腾装口袋里的栗子。回来家时,在路过的一家副食品店,将栗子放在店门前的电子称一称,有一斤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