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只喜欢和自己喜欢的人沟通交流,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父辈那一代很难有机会接触,也都只是点头之交。
以前有时还会不理解爸妈每次回家,对他堂兄妹的走动。
好久没有夏天回来湖北,由于姑父病重的原因,这次我们表兄妹都从广州、深圳、武汉回来了,由于姑父平时热情接人待物,我们回到第一天,已是深夜10点,在我们三四线的小城市,已是深夜,姑父的朋友已在医院门口等待,姑妈经常说,人在难时便发现谁是真心对待,这次回来后便体会更深。
姑父回来后,每天便有亲朋好友来探访,这个时候,做饭也便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姑父一直都是家里最能担当的人,姑父的病重,他的堂弟堂哥来访,更发觉得姑父独当一面的担当弥足珍贵,这个时候需要人来说话担当,甚至是洗衣做饭。其中有一位来访的叔叔,特地从江西过来,从早上开始便一直没白酒2两,一日三餐,时间长了,便也觉得麻烦了。
我们晚一辈很少回老家,老一辈的亲戚,也都是上一辈在联系着,为了完成姑父落叶归根的愿望,姑父终末期病时便从广州转运到黄州,再回到老家终了。办白事安葬,需要有魄力懂规矩的人主持,也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人,如果一不留心,可能费用就会以倍数增长,这个时候旁系的堂哥便成了首选,旁系堂哥堂嫂帮忙操持着,早上在姑妈家里帮忙,晚上才回自己家,葬礼的规矩和注意事项也都是旁系堂嫂告诉我们的,怎么烧纸钱什么时候烧?哪些衣服不能穿?第一次完完整整的参加了一次老家的葬礼,便觉得找到靠谱的主事人重要性,整个过程,包括礼节的讲究,入殓、抬棺的安全,这中间核心的人便是这位旁系堂哥,礼毕后,表哥为了感谢这位堂哥,便给了一些钱表达感谢,堂哥堂嫂说不用那么客气,自己人,应该的,他们便拉扯了几个来回,最终堂哥只能在来的村里人多了避免大家难堪,便收下了。
在广州和老家生活的区别,如葬礼,选择火花,避免了人情世故、人力物力、即安全也环保,在老家,大部分人会觉得火化,是“死无全尸”。(第二次修改,下次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