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不平凡,我也想做点什么“不平凡”的事情,要不试试写点内容记录一下?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就想到了“没时间”。嗯是的,的确没时间,所以从念头冒出来到今天过去将近一周了,我才开始写。可是为何没有把念头吹散呢?我自己是这么想的,因为这段时间还是保持了一定量的输入,以及实践的体验,作为一个人,输入达到一定的时候就有输出的冲动,仅此而已。
好,那就不带什么目的地记录一下吧。开始。
一开年就给大家“惊喜”。宅在家的日子,大家都还好吗?
从1月24日正式放假,到2月17日正式上班,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的生活被划分为了三大块:养娃,学习和家务活。今天我想先来分享记录有一下我的第一模块:
养娃
日常太忙,本来就计划春节假期要首先满足家人的需求,并制订了2020年春节小目标,包括外出踏春,亲子共读,家人同游河源等等。没想到变化突如其来,于是,干脆就改为了我们的“假期小打卡”。
怎么玩?
模仿易效能®的亲子践行打卡,我们开始了最懵懂的第一步,制订目标,注意是3点:
1.目标需要共同制定,孩子必须同意了,同时父母自己也要有自己的目标;
2.目标不宜太难实现,特别是一开始,目标需要是“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类型;
3.目标不宜太多,每个阶段需要有重点,定下来必须坚持每天完成。
没想太多,我们就开始“新手上路”了。
丫丫践行
孩子目标:
1.每天三个打卡任务(写字1页/算数20以内加减1页/弹琴2+3首/跳绳15分钟)
2.每天给与至少一位家人一次力所能及的帮助
3.阅读30'家长目标:
1.共读30'
2.妈妈工作日夜间陪伴3天
3.10点半入睡
接下来就是每天按照目标去执行和打卡,哦对了不能少了一个环节,是家人的共识。必须是共同去维护和推进这个践行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形成制定目标和执行追寻目标的习惯。
因为有目标,所以一天的活动,有方向,起床早餐后先完成目标清单中的任务,其余的活动都可以与清单挂钩,例如任何小活动和小零食是穿插着目标的完成而奖励的,还有我们的碎片体育锻炼或者小游戏也是穿插着目标任务作为休息而开展的。再有,我们的行程安排(我们还是会安排点到点的去爷爷奶奶家探访)也是和目标的执行和完成相结合的。
完成后我们会一起打√,并且把成绩可视化。孩子一开始是好奇,原来这就是完成任务。后续是有点懵懂,哦,打钩呀,我来了。
经历一周时间,爸妈会语带惊讶地夸赞孩子:
哇!你居然完成了这么多个任务呀!你还学会了洗衣服和洗碗!你比妈妈小时候更能干呢!
一周100项,天哪,我简直太佩服你了!虽然平时的任务不多,你看,慢慢积累下来一周时间就有这么厉害的数字哦!
哇!你现在的跳绳居然进步这么快呀!一开始你还说很难,其实你一直没有放弃在练习呢,真是个努力挑战的孩子(大拇指记得点赞!)
这个时候,孩子是脸上带笑,虽然懵懂却不自觉地自豪起来。有时候还会问:妈妈我是不是很厉害?我是不是比你小时候还厉害?我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我还可以帮忙!
这个时候妈妈又会使出彩虹屁模式,什么太阳鼓掌,彩虹鼓掌,蝴蝶鼓掌,想到什么就来什么,还可以适当引入一句:哎呀,我们来数一数我们的勋章积累到什么数字了,可能很快就可以实现我们的心愿清单了。
于是孩子又PDPD地去打开她的小本本,开始一个个数起印章,又开始来询问:我最想要的是美人鱼尾巴,这个是不是要30个章?我还想要艾莎的假发呢,这个什么时候可以要呀?
爸妈不用着急不用说教,就说:太棒了,这真是一个美丽的礼物,我们赶紧写在心愿清单上吧。来看看需要多少个印章。。。。。好的,希望我们的引导进入下一个充满动力和激情的良性循环。
有效吗?
不知不觉,截止2020年3月6日,我们已经践行打卡了41天,孩子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好习惯和新技能:
1. 每天先写字做作业再玩其他的习惯,
2. 养成了每天练习钢琴的习惯,小手指开始有点感觉了。希望她能更体会音乐的美好享受。
3. 每天吃饭看钟,形成观念30分钟内应该完成,否则后面半天不得有任何小零食或者奖励(包括饮料)
4. 学会叠被子、洗衣服、扫地、拖地、洗碗、摆碗筷、上菜、布菜、给狗狗喂食、收拾玩具等等,虽然都是很简单的家务,但参与家务的意识更可贵。
5. 终于学会了跳绳,能连续跳10多下了
6. 推进早睡,比过去提早了1个小时,归功于提前进入睡前仪式。这个我也想总结一下。
7. 培养共读习惯。关于亲子阅读,推进得到app里面的亲子阅读课,很有启发。
8. 语言表达力大幅提高,学会了“商量”“计较”“讨价还价”“邀功”“讨好”“辩解”等等,哈哈这些没有正面负面之分,都是生存技能,在于价值观的建立和应用的场景。
爱玩吗?
这个……我觉得要问娃自己,反正她天天粘着爸妈,虽然也有小情绪的时候,但每天完成每天继续,形成了习惯,也是一个“玩法”吧。好过呆呆在家看电视或者无所事事。娃娃也是会选择滴。
好了,今天先抽空写这么多,作为自己的一点点记录而已,如果能给你一点点参考和启发,我也非常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