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我不要……” “我不想……”
冬天的早晨,北风呼呼地刮着,放眼望去,一片雪白,霜冻凝结。
刚到门口,碰到同事,她有些懒洋洋的样子说: “好冷啊,我实在不想起床……”
“被窝好暖和,我早就醒了,可是真的起不来啊……”
哈哈,类似于这样的话,在早起的步履匆匆的上班族里,是不是你也会经常听到?
我们见面说的很多的一句话是: “吃了吗?”
除了“吃了吗?”我们还有很多时候,好像经常不经意间会说“我不要……”、“我不想……”。
“我不要听,可是……”
“太冷了,我不想去……”
“太繁了,我不想干……”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说不要、不想的事情?那么,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NO.2
“为什么不说你要土豆烧鸡块呢?”
中午吃饭时间,和学生一起打饭打菜。
土豆烧鸡块、肉丝胡萝卜、黄瓜炒鸡蛋,色香味俱全,好丰盛啊。
“老师,我不要胡萝卜。”
忙乱之中,偏偏打进碗里的竟然就是肉丝胡萝卜。
“老师,我不要黄瓜。”
猜猜,我给他打了什么?一勺黄瓜炒鸡蛋。
“老师,我不要胡萝卜和黄瓜。”
谁曾想,打进碗里的就是肉丝胡萝卜和黄瓜炒鸡蛋。
哈哈,我自己也乐了: “你为什么不说你要土豆烧鸡块呢?”
“嗯……”
“你如果说要土豆烧鸡块,我会打错吗?”
NO.3
一头红色的大象
有次,给学生做过一个小测试: “孩子们,请听好,现在你们脑子里不要想像一头红色的大象……”
然后我问孩子们: “刚才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一头红色的大象。”
“我不是叫你们不要想象一头红色的大象嘛,你们怎么还是想象成一头红色的大象了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迷惑,有些懵懂,哈哈哈……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的头脑听不懂、识别不了“不要”、“不想”,而瞬间进入大脑的恰恰是你所说的真实事件。
你说“不想”、“不要”会持续吸引来你不想要的东西。所以,学会转身,学会关注你想要的,那么,美好的人事物,都会被你吸引而来。
NO.4
改变,就在一念之间
如果我们毫无觉察,只是活在“我不想”、“我不要”中,那种压抑的、低频的状态,会把自己带入同频的低能状态。
于是,我们更多时候就在各种“我不要”之间徘徊,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久走不出来。
那些光明的、成功的、阳光的生命,都是源于他清晰的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唯有在热烈的追求、主动的奋进中,才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光和热。
而所有为了逃避不好的自己,为了回避某种“我不要”而采取的应激反应,本质上来说,都不可能真的、彻底的逃离“我不要”。
更多时候只会不断的粉饰,以至于让自己都迷失掉了,忘记了自己真实的渴望。一切想要找寻我要什么的前提,就是先看清楚自己正在上演的“我不要”的把戏。
而由于内心中强大的自我否定,一定会感召来自外在对于自己否定的剧情上演。最终无论是婚姻上、事业上、工作上乃至信仰上都将一事无成。如此,永远跳不出这个否定的死循环。
诚恳地面对自己,才是成长的开始。我们还可以选择把自己从“我不要”带到“我要”的频率中。
当把人生的目标从“我不要”,改变成为“我要”的时候,生命的外在也会随之渐渐改变。而改变,就在当下,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