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高考季,填报专业又将拨动万千高考家庭的神经。此类对话会年年重演:
儿子:爸爸,我从小就喜欢历史,想读历史系。 父亲:你知道学历史能干嘛吗? 儿子:还不清楚。 父亲:要么进中学当老师要么考公务员,想留高校得考博,再不就是去考古,又辛苦又危险还挣不了什么钱,坐一辈子冷板凳。儿子:但我没有其他特别喜欢的专业。 父亲:男孩子就选经济类专业或者计算机吧,市场需求大,收入也不错。(如果是女儿,爸爸可能会说:“学会计吧,稳定,好找工作”。) 儿子:那好吧。
这就是当下很多中国父母对于孩子选专业的理解:喜欢是一回事,工作是一回事,好专业=好找工作+赚钱多。金融、IT、工程……炙手可热的专业对应的都是时下的火爆行业,投行精英、硅谷英才、互联网翘楚理所当然成为莘莘学子和万千父母钦羡的目标,内心的兴趣、最真实的偏好反而不是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首要问题。
有多少家长知到:“教育”的英文educate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意是“引出”。所谓英美名校做的最重要一件事是:引发出潜藏在学生身体和心灵内的智慧和力量,一旦学生拥有了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教育工作也就此完成了。所以有人说教育的精髓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全忘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正意义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有多少家长意识到并引导孩子懂得:读书是为了遇见和成为更好的自己,唤醒完整、丰盈的内在;学习是满足探索的求知欲,在充分认识自己和世界的生命旅途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过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人生,让内心拥有真实的价值感。
几年前高晓松受邀为母校清华做演讲,他前一分钟还在慷概激昂、饱含热泪说着“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马上就有同学提问“学长您说我毕业去国企还是外企”,高晓松说“真是把我给气坏了!”他愤怒质问:“如果名校只是教你点技能、教你找工作,那要名校干吗?要名校的传统干吗?”但今天不少中国学生拼命挤进名校却误读了名校的意义,社会的急功近利让校园也变得浮躁和媚俗。可以说,今天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败就是把大学读成了职业教育。
1、大学沦为高级技能培训学校、职业介绍所。
近年来有个倾向引起了不少大家甚至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反思:大学成为教就业技能的培训学校而非启发博精思辨的智库,提供职场工具的介绍所而非营造理性、独立的精神大厦。把读名校看作迈向成功的起点,但成功的定义常局限于多金、豪宅、名车、跻身更高阶层、被周围人羡慕。
2、精英教育本末倒置、虚有其表。
仅从表面风度与生活方式理解“精英”。以为学会高尔夫、参加礼仪社交培训就是精英培养了,却认识不到精英教育的精髓是保持独立的思想和判断、对社会未来的担当、对现实问题的关照、服务弱势阶层的赤诚,底里是社会责任、人文精神、通识素养的浸润。
3、就业更多追求利益回报而非意义感。
视野狭隘,对金融投行、IT互联网、房地产等收入丰厚的领域趋之若鹭,以为那就是所有人最理想的工作。多少孩子能忠于自己,不忘初心地问问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即便有的孩子听到了心底最强烈的声音,仍难免在强大的外界声音中逐步动摇,随波逐流。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讲过一个很戏剧性的故事:一名国内顶尖大学的经济专业博士生到耶鲁访问一年,研究领域是经济史,结果到耶鲁后无比兴奋地选修了16门耶鲁戏剧学院的表演课程且在一年内全部上完,当时就把陈教授和同事都吓呆了,因为没有一个学生一学期就要选16门课,一般最多选6门。那些表演系老师对他评价也很高,觉得他真有表演天赋和激情。陈教授本来希望他来耶鲁配合他收集经济史方面的资料,这时才知道这学生对经济学和金融没太多热情,当然也就没有阻止他去戏剧学院上课。但陈教授问他:“很显然,你的激情在戏剧和表演。你在国内上大学、读研究生怎么没有申请艺术学院呢?”学生说:“我父母不让呀。他们要我学经济学,好找工作!”陈教授一下明白了他是典型中国式教育理念下又一个顺从者,根本不能痛快“做自己”。
陈教授不无遗憾地说,这学生回国后又走回了他的老航道,从事证券银行业工作。陈教授沉重地说自己这么多年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他们后来的学术也不可能登峰造极,因为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我们可以继续推断:即便这些中国学生真的上了学术高架,他们的职业幸福感能有多高?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博士多年前给《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中提到:希望有钱不是坏事,但是一个仅仅为钱工作的人所能发挥的潜力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他凡是都会想“怎样才能赚更多的钱”。这样的人还可能因为缺乏动力或动机不纯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而当家长们为了天价学区房挤破头皮时是否问过自己“你更期望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还是赢在终点?”而终点没有其他,就是他一生的职业幸福感和自我成就感,他对工作、对生活、对自身的满意度,他有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试问人到中年越来越爱追问人生意义、存在感时猛然发现自己半生为之拼命的工作原本不是心中真爱而只是解决饭碗问题时,该会多失落、多迷茫,而且最痛苦的是还得硬着头皮往下走,因为别无选择,早年放弃的钟爱领域早已不是自身的优势所在,无法为他提供安身立命之本,这才是最可怕的“中年危机”。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都在做自己没有感觉的工作,每天会感到很辛苦,而且这对于社会来说也是资源浪费;如果每一个人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那么他的状态就是富有激情,这种投入的热忱让他更有可能达到卓越获得成功。如果整个社会能够进入这样一个状态的话,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而且潜在的创造力也有可能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今天尤其是未来的职场,是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而非找口饭碗解决生计问题,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辈子过得幸福,就要鼓励他们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自己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他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但让陈教授担忧的教育现象在中国可说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个体没有建立起“内在价值感”,中国教育长期缺失“通识教育”。 (下期将推出《缺乏“内求”的价值感导致只能“外求”千篇一律的成功》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