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推荐——
戴维.布鲁克斯《激烈面对不平等》
不同阶层的文化战
布迪厄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文化战士
我们参战的资源有学术资源、语言资源、文化资源和富豪资源——也就是你从哪个大学毕业的,你对文化了解多少,以及你得过什么奖,是不是大V等之类。
决定你的参战阵营的,更重要的则是你的“贯习”。“贯习”指的是“隐性知识”,贯习包括你的举手投足,你的品味,你的观点,你的对话风格。贯习不是一朝一夕看着说明书就能学会的,必须是长期的教育熏陶,耳濡目染之下慢慢养成。说白了,贯习就是有点像中国人说的多少辈子学会穿衣多少辈子学会吃饭,跟家庭出身很有关系。
布迪厄说,各阶层的战术是不一样的。上层社会因为本身拥有各种成就,战斗风格比较克制低调,我不用多说,你也得承认我厉害。年轻人则比较激烈,维护自己东西的态度十分坚定。底层没什么拿得出手,所以主要的斗争手段是挖苦讽刺,比如键盘侠。
布迪厄认为,文化站加剧了阶层的划分,可是另一方面,“上层东西平民化”这个趋势分明是说,各个阶层在文化上现在是越来越平等了。
逻辑梳理:
1.布迪厄观点,是各阶层要代表本阶层打文化战。阶层文化能扩大阶层差距,但是布迪厄注意到,把顶层文化向底层普吉的这种打法,有时候能够胜出。
2.布鲁克斯的观察更近一部,他发现特朗普明明是个富人,可是他用颠倒阶层文化的方式获得了胜利。
3.两人都无法解释,为什么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可是底层的文化却正在战胜底层文化。
万维钢
文化包含三部分:技能文化、智识文化、品位文化。
技能文化,就是你多年勤学苦掌握的看家本领,是参与社会分工和竞争的一技之长。
智识文化,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你的智慧和见识。
品味文化,就是到底是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好听还是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好听,这种熏陶出来的格调品位。
品位文化是阶层划分的“结果”,而不是阶层划分的“原因”。是因为你家一直很有钱,你才有这个品位,而不是因为你有这个品位就有钱。
顶层真正要争夺和保卫东西,其实是技能文化和智识文化。他们花巨额花费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大学,不是为了学习什么莎士比亚,而是为了真正的竞争优势。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是哈佛本科最热门的专业。
所谓底层文化打败了顶层文化,其实是底层品位打败了顶层的品味。品味不能巩固阶层地位,所以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根本不受影响。
人们常常把品味和技能、智识混为一谈,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教育家和学生家长给孩子搞素质教育,其实基本上都是品位教育。品味有啥用呢?人们一般说“品味有利于社交,比如你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可以和商界友人讨论一下简.奥斯汀的小说。”——事实是现在“国际商界友人”根本不谈什么简.奥斯汀,更可能的谈资是全球变暖、美国政治、硅谷新闻这些,至于说美国大学录取新生要考虑品味教育,那纯粹是为了把家境好的学生挑出来。
品味不是提升和保障社会地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