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圈,由我们每个人所熟知,掌握的事物组成,在这个圈子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可掌控的,所以我们感到很轻松、很自在。
我想,每个人困于自己舒适圈的成因是复杂的,但主观层面上的共性原因,应该就两点:
一,寻求安逸的懒惰本性
二,对已知事物中所得到的安全感的依赖,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对于第一点,也是我们常为自己找到的原因,我们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迈出舒适圈,提升自己,获得更大的圈子,掌握更多的事物。觉得自己懒了。
然后就完了。
一个无所事事的白昼后,深夜,我们还是会在白炽灯还没来得及黯淡下去的,安静到过于平庸的房间里,僵硬地躺进被窝,苦恼今天的平白颓唐,幻想明日的有为向上。
我们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告诉我们合理规划,科学计划,合作监督,目标分解等等,它们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检验,也确实能有用。——这些方法上的改进,便是我们用来打破舒适圈的第一方面军。
但我们仍然会遇到无法坚持计划,只停留在憧憬,或者陷入了“自我安慰”的误区的困难:我们想学习新技能,却只看了资料的第一页第一集;我们想写作小说,却只想些只言片语,只想象书成后形成的影响,对自己的反馈;我们一直在报班,找资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在东摸一截,西找一段,在“自觉充实”之后,扪心自问自己“学到了什么呢?”的时候,则哑口无言。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对所学之事物并不重视。
你也许会说并非如此,无妨,只要你能说出,你出于哪一种更高级目标的实现,而学习这一具体目标,它会为你实现这一更高级目标有何帮助,或者说你的这一更高级目标是否实现,对你而言真的重要吗?这一具体目标的学成与否,对你而言,是否有近乎于能否留住目前拥有之事物的重要性?
通俗说来,就是学来干啥,学来有用?不学会不会很难受?
往往,我们不会因为没有学会什么,而抱有太多的情绪,这便是精神动力问题,当然有时也有为了暗示自己放弃的“伪精神动力问题”——那便说远了。
你对这一暂不属于你的事物的把握程度不够,你不够了解它,它便不能带给你足够的激情,你或许迷茫,或许害怕——总之比不上手边熟悉的小说动漫资讯游戏能让自己心安快乐。
但前述第二点很少成为我们去尝试改变的一件事,这里我便想提出一个新的思路,供诸君思索。这便是标题意指之第二方面军。
我想我们可以常常地,把那些我们在设想的事物具体化,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就把更好的生活的影像找来,没事看看;我们想开创作家事业,就把作家们的传记,遭遇,好好看看,我们想要实现共产主义,就把人们构想的共产主义世界的样子常常拉来看看。
考虑到是为了激励自我,我们可以让这些资料更积极热血些,如果设想大的概念,就把那个大的概念下,对贴近我们现实的事物所造成的美好影响的设想,常常拉出来洗练自己的意志。
你说,为什么如今要如此之麻烦,还要找些缥缈的月光照照自己——因为互联网时代,无论追逐什么的道路上阻碍和荆棘都更多了,诱惑更大了,我们不能指望自己超乎常人般意志力惊人,但可以让我们所追求的事物对我们而言更具体。
所以,打破舒适圈的第二方面军,就是在精神动力上下功夫,让我们在追求的“圈外之物”离我们更“近”,与我们更亲切,降低精神阻力。
拙见所感,速成小文,生涩未琢,诸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