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晚终于点开了同学推荐的《流金岁月》,然后看的停不下来,刷到第11集,到1:11分才意犹未尽的入睡。
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国剧变得这么优秀了?还记得小学初中追日本动漫看台剧,高中追英美剧,出国前不久一遍又一遍看搜狐视频《老友记》的日子。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
我好像第一次觉得国剧这么优秀是在Youtube上面看到了《琅琊榜》,然后就有知道了正午阳光的牌子。说到琅琊榜就想到了胡歌,想到胡歌就想到《仙剑奇侠传》了。那个时候唐人真是厉害啊。
你说人是不是也是这样,有高光的时刻,也就会有低谷的日子。风水轮流转。大家只会看到别人最闪耀的瞬间,然后感慨时光不再来...有点伤感啦!
5:55分我醒来看了床边的手机,然后又迷迷糊糊的睡去,但睡得很轻。明明觉得应该睡了至少半个小时吧,但是手机上才显示过了几分钟。我一直都是这样,大脑里面如果出现了一些觉得重要的,有压力的事情,我的身体就很难放松下来。
7点左右,我就收拾一下出门了,去找约好的同学测Covid。我的猫Quincy从6点多就跑到床上等着我起床喂早饭了。他是一只黑白奶牛猫,很粘人,也很警觉,一惊一乍的。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性格缘故才变成了这样的。大四刚开始的时候,我去救助机构想领养一只猫陪伴自己,他和其他一群猫一起挤在,小小的,用栅栏分割的房间里面。他花色很普通,也已经2岁成年,却是少有的活泼亲人。每一个来访者伸出手来,他居然就会过来给你蹭给你摸。不是橘猫用来慵懒的,来摸我吧好舒服的状态,是“我给你展示一下我的粘人程度,你爱带不带。啊,还是带我走吧”的感觉。
虽然当天我就想带他走,可是还没有买猫的用具,也想确保自己不是一时冲动,于是第二天才正式去申请。没想到他被带到了一个开车40分钟的PetSmart宠物用品店的领养活动去了。于是我真的就是冲了过去,看到他和另一只猫挤在一个小的笼子里面,还是对每个人都一副“你要摸我吗,给你摸哦。摸完了不带我吗?哼”的感觉,心里的石头才悬了下来。
转眼间已经2年了,才2年诶,怎么这么胖了啧啧。
哎呀不是跟你说日常嘛。于是Quincy跟着我在房间里面,走到卫生间,走到书桌边的柜子上看我拿钱包,再看着我橱柜里面拿加拿大鹅(在东北部没有一件鹅是度不过冬天的),再目送我蹑手蹑脚的离开。我有两个台湾室友,他们已经工作了,也不想吵醒他们。
通完地铁站的天桥楼梯门口依旧是一个乞讨的流浪汉“Can you spare me some change”,上台阶依旧会迎面遇到一个身材臃肿的女性,于是你飞快的侧过身体,两三步跨完台阶,刷卡,进车厢。在纽约,急躁和冷漠成了一种特权,于是我尽情的享受并挥霍它。地铁里你会和无数陌生人打上照面,有的时候多看上几眼,可能我就会发现他或她或它口罩不好好戴,露出个鼻子来。我今天坐的是从法拉盛过来的7号线——就是那个有awkwafina(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她,Crazy Rich Asian里面的演员)报站的线,到Times Square时代广场。
7:26分,我下了地铁出了站,天不是很亮,人也不算多。五颜六色的巨幕加上七八十年代的百老汇标识牌给你一种纽约才刚刚结束了凌晨两三点的party,还拥有纸醉金迷的繁华。就像一本爱情电影的序曲,还在晕染气氛等待男女主的相遇,而我不过大制作电影里面不小心误入的路人。
测试的地方8点钟开门,同学已经排在队伍里面了。他们这个点比我们那边好多了,7点多去前面只有两个人。我们等到8点多一点点,测完Rapid test,就鼻腔刮一刮,也不是深喉那种,准备去吃早饭,没走几步路她就被电话叫了回去,说是可能是阳性,要去再测一遍(后来测出来是阴性,但是又测了一个深喉,周五出结果)。我马上就跳开离她两米。
后面就是再坐地铁回家,回去睡了一觉
这个城市真的很神奇。我之前来的三次真的很讨厌这里。和大多数人一样,地铁坐反,觉得各种脏乱差,对人群的匆匆和冷漠感到各种慌张。但是又是和所有来过的人一样,会觉得人年轻的时候必须来一趟纽约。这是个人人很浮躁,很聒噪地追求着所谓的梦想的城市。这是个曾经没有停下来,未来也停不下来的城市。这也是一个人人,穷人富人,男人女人同志,都能活下来的城市。
我听一个Lyft司机说,疫情的纽约是他见过最没有活力的时候了,以前911第二天,纽约还是照样该干嘛干嘛。但我这几个月看看地铁站里又开始聚集的卖艺人,街边新画的疫情涂鸦,还有越来越多室外聚餐的灯光,觉得已经开始活过来了。
疫情数字依旧感人哦。
好感慨,觉得纽约就像是一个人生中转站,然而我还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