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效率很低,一篇文章、一篇小红书笔记都分别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从5.00起来忙到12.00,到了第二天早上写晨间日记复盘时,发现很多重要的事情没完成
这让我有些焦虑、烦躁 、懊恼自责。
今天在明白老师《看了一个抖音视频,我发现一个人生危机!》的文章里让我有一个顿悟反思。
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是:不要一次做多件事情。
听完这句话我就反省了一下我自己,因为我就属于这种情况,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一次做多件事。
比如
●我写文章的时候,男朋友跟我聊天,或者是看到微信有消息,就会忍不住去看,回复。因为我觉得就是几分钟的事,也浪费不了多长时间。
●编辑小红书笔记的时候,去找相关视频材料,看到感兴趣的美景视频就顺忍不住,点进去放松一下,觉得就几分钟也花不了太长时间。
●阅读的时候,想到洗衣机的衣服还没晾,就中断去晾衣服,或者有时就去看下朋友圈的点赞评论,公众号的阅读量。又花不了多长时间。
就像明白老师说的“我在做一件比较复杂,需要较长时间注意力的事情时,经常会在过程中主动中断这件事,去做一些较短时间,几秒钟,1分钟,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以为这些小事花不了多长时间,对我完成重要的工作可以忽略不计。
看完这篇文章,完全颠覆的我的认知,这些小事往往是非常致命的。
为什么?
表面上我回复了一个消息,看了一下朋友圈评论,和男朋友闲聊了几句,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对自己没什么影响。
但在大脑层面却发生了很多事。
主要有以下三个影响。
1. 从一件事,切换注意力到另一件事,再切换回来,需要消耗的能量,以及难度会变大。切换次数越多,难度会呈指数级增加。
比如你在写年终汇报PPT时,一下回个邮件,一会接个电话,中途又回复同事信息,那你就很难再进入心流状态,因为你的思维,情绪,状态,都已经散掉了,很难再集中到做ppt这件事上。
曾经我也是如此,明明2小时就可以做好的ppt,却断断续续耗费了3天时间。
2. 从一件事,切换到另一件事,这是一个选择题,每做一次,大脑的意志力就会消耗一部分。
我们的意志力就像手机电池一样,小事做多了,电量也会减少。等你真正要做写作、阅读、学习这些复杂困难,需要大量思考,跳出舒适区的事情时,电量又怎么够用呢?
3. 每处理一件小事,都在增加大脑的混乱,让大脑高度混乱,以及在潜意识里产生一些情绪。
表面上看我回复一个消息对我这个人没什么改变,但其实这个消息对我或多或少有些影响,思绪被打断,写作没灵感,就会让我产生焦虑、自责、懊恼等情绪。
做事又怎么可能专心致志,提高效率呢。
综上所述,那些分钟的小事,对完成任务的影响不是忽略不计的,甚至是致命的。
当我们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不要中断,去做一件小事,否则这一天就会废掉。
看完明白老师的文章,今天我也做出改变。
在写文章时,只做这一件事,中间萌发的查找写作资料,中途去喝水,以及想看微信消息的想法全都忍住,扼杀在摇篮里。
所以今天的写作效率也比最近几天提高了3倍,只用1个小时左右文章就完成了。
如果没有明白一次只做一件事的道理,那我可能继续延续之前的坏习惯,效率低下,产生焦虑,陷入内耗,恶性循环,继续被一次做多件事这个坏习惯毒害。
其实我们人生中很多时候也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比如:
画画、摄影、做自媒体.......等技能什么都想学,精力被分散,往往可能什么都学不会,泛而不精。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凿一口深井”
什么书都想看,好书实在太多了,反而陷入知识焦虑,最重要的是先看最能解决你当下问题的书籍。
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只思考一件事,只聚焦一件事。
所以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只思考一件事,只聚焦一件事。
如果你的朋友也想10倍速成长,
阅读写作,投资理财,
摆脱迷茫,焦虑,
欢迎把我推荐给他。
自律宝藏女孩
如果你想摆脱懒拖怂,自律成长
欢迎关注我→自律宝藏女孩
一年阅读100本书
毕业一年存10万
日更写作1000+字
健身、理财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