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并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掀开了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经过几千年共同奋斗缔造的,追求国家大一统、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始终是历史主流。在血与火的抗争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实现空前的大团结,社会总体保持了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我们党领导团结全国各族干部群众,迅速挫败了敌对势力各种政治图谋,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反分裂斗争中,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的“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抵御渗透、反对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各民族始终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五十六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前途。
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中心任务,党的民族工作也不断调整着力重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和兵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上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刻领会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及深刻内涵,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服务工作总目标夯实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