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社会问题与社会适应
个体心理学的目标是促进社会适应。
唯有关注个体的具体心理层面,才能理解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唯有在社会脉络之下,个体还能成为个体。
本书《生活的科学》一直致力于剖析个体的人生风格,分析时定会从社会观点出发,并以社会应用为目的。
我们所说的人生三大问题,社会问题,工作问题,爱情与婚姻问题。当我们和周遭的人建立起关系时,绝对会遇到这些问题,社会问题涉及我们待人接物的种种行为,以及我们看待人类以及人类未来的态度,社会问题涉及人类的生死存亡,人的生命有限,唯有汇聚众人的力量,生命才得以延续。
工作上的成就取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能理解同事与客户的需求,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感官去感受,在企业里将会是极大的优势,而这么做才能不断进步。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虽然努力向上,却毫无方向和目标,面对这样的人,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就业的建议。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还有机会从头开始培养新的兴趣,并接受适当的训练。
缺乏社会兴趣是导致个人在社交以及工作上适应不良的原因,也会致使一个人无法和异性良性互动,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没有做足准备,无法经营亲密关系,尽管性本能是主要目的之一,但是我们也要把自己拉出独处的小天地,做好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必须在性本能全然启动之前,先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得做好准备,不能只着眼自身,而是必须融入更广大的社会,否则性本能将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
每个人拥有的一切能力都必须以社会为中心点,进而导向有利于全体人类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人会缺乏社会兴趣,皆始于于人生原型,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尽早纠正。如果我们能教导为人父母者如何防范严重的错误,也能告诉他们怎么去判断人生原型已然出错的微小信号迹象以及修正方法的话,将会是一大福音。那事实是我们在这方面能做的很有限,很少有父母愿意了解错误,并防患于未然,他们对于心理学与教育方面的问题缺乏兴趣。
除了让孩子接受专科医师和心理医师的治疗外,唯有透过学校体制与教育,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从老师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来说,对于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老师受过更为完善的训练,人类之所以创办学校,是因为家庭无法依照社会的需求,适当的教导孩子,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孩子有一大部分的人格特质是在学校完成的,孩子也能在学校学到应当勇于面对人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