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凭借本能,我们可能会发脾气,可能会纵容,可能会不理孩子。但从专业的角度讲,这都是错误的作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很多人为了做一份工作会去学习、读书、考研。但其实人生中哪一份工作会比做父母更重要呢?不学习一下就瞎当父母,风险很大的。这本书我无意中得来,看完后觉得是我人生中最幸运的一本书。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和孩子玩耍的书,而原来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教给我们一个叫做“情感引导”的方法。真的很神奇!
2.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叛逆孩子都有着一些共同特点:非常容易发脾气、喜怒无常、几乎总是拒绝大人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成人的权威。
这个时候,你需要真正理解你的孩子。只有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只有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3.让孩子远离焦虑
你和孩子都会受益的一本书
看到身边有些青春期的孩子聪颖智慧优异异常,却因深陷焦虑而无法快乐学习和生活,甚至有一部分成年人在过度的焦虑中罹患抑郁;甚至选择结束自己生命,这让我感到非常痛心。
大多数患有焦虑症的成年人倾诉他们的症状始于儿童期。没有经过治疗的焦虑不但不会自愈,状况还会恶化,甚至对一些身体功能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本书不但能够启发你自身的焦虑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意识到孩子有焦虑,你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引导孩子认识焦虑的真面目,施行那些克服焦虑的有效方案,而不是坐以待毙。
4.不吼不叫
这是最好的“职业”,也是最坏的“职业”,这就是为人父母!
当孩子们“不熊”的时候,他们就是用什么词语都赞美不了的宝贝,能让你甜蜜到心都化了;而当他们一旦“熊”起来,那就是一场灾难,一地玩具,满墙涂鸦估计还是好的;要是翻箱倒柜地把你的化妆品、首饰、文件倒腾出来的话,估计没有哪个家长能hold住自己了,大吼大叫在所难免!我们不是不知道吼叫的不好,但怎么才能控制得当,成为温和体贴又原则坚定的父母呢?
本书可谓破解“父母吼”的秘籍,既不让父母羞愧,也没有试图说教,只是教你追踪吼叫行为,理解吼叫原因,明白自己与孩子气质的区别,提供减少吼叫的策略。作者罗娜·雷纳是美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她曾先后在美国、非洲、印度的医院与科研机构工作,参与多个精神健康项目,同时还是“童年时代的事情”(ChildhoodMatters)和“NuestrosNios”父母热线的创始人。
5.关键期关键帮助
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
拼死拼活买学区房?
累死累活送才艺班?
那些都是身外之物,你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变量!
把握不好0-7岁关键期,孩子一生事倍功半。
啥都往嘴里塞?专踩不平的地方?撒谎 ?被欺负?
都是关键期的“症状”。
关键期到底怎么养?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为新手父母献计!
6.《正面管教》
推荐语: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要……”句式,却很少说“你要……”“如何做才能……”。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接收到最多的,也是来自父母、教育专家们的“你不要……”。
《正面管教》之谓正面,在于教我们用正面的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养孩子,也在于作者正面讲述教育的细节和执行,一步一步教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
作者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