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孤女逆袭的故事,本以为是老套的励志桥段,看下来发现贝丝的成长史令人惊心动魄,欲罢不能。
贝丝目睹了母亲的死去,60年代的美国,社会对有色人种和女性仍有着深深的轻视,她是不幸的。她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温暖和真爱,她是幸运的。
贝丝在成为孤儿后,一度非常害怕建立亲密关系,她寡言寡笑,有礼貌却疏离。孤儿院枯燥刻板的生活中,来自一个管理员行动远大于言语的温暖,让女孩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对她有着知遇之恩的夏贝先生,将平生所学传授与她;当她需要5美元参加比赛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寄给她;她一步一步实现梦想的路上,夏贝先生将她每一次比赛的报道一一收藏起来做成了剪报……在他心里,这个女孩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她还是那个8岁的小女孩,对象棋有着极高的天赋的,孤单又勇敢的小女孩。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始终有份动人的爱。
贝丝幼年时期的闺蜜,是位黑人女孩,她一直没被收养,虽然她一直十分渴望。这个黑人女孩简直是贝丝身边的小天使,幼年时期将她好不容易攒下的绿色小药丸给了贝丝,长大后又拿出3000美元资助贝丝寻梦,所谓的好朋友,应该就是这样吧,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养母对贝丝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刚看的时候,总觉得养母是个失败、颓废又冷漠的女人。已经13岁的贝丝被收养,完全是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中男方想要顺利甩掉女方,还略有一丝人性想要给马上变成孤身一人的女方找个伴儿的意外。贝丝和养母,看起来更像是利益结盟的共同体,可事实上,经过长久的朝夕相处,两个人之间的母女之情也变得慢慢真了起来。贝丝从养母那学到了理财的知识,这让她在年轻的时候就能拥有自己的房产。贝丝珍爱养母送给她的手表,即便是啪啪啪的时候,她也不曾摘下来;她会穿着养母的睡衣,会买下养母住过的房子,会像养母一样,爱上了烟和酒。甚至,她靠在墙边等待情人的姿势,也跟养母一模一样。世间有一种爱,就是你会慢慢变成他的样子。
从孤儿院到养母家再到登上国际象棋的顶峰,贝丝一直在逻辑、社交、两性等方面充满了求知的渴望和尝试的勇气,坚定而成熟。
后翼弃兵,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的时候在自己的世界里发光,然后,在人群中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