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或许,你曾经不止一次有过类似的困惑:
上大学那会儿,你看着身边很多同学都在拼命考证,你总会感觉自己很无力,好像别人都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参加工作之后,你总是万分焦虑,不论自己看起来多么优秀或者多么普通,总觉得自己不做点什么就会落后,但至于具体要做什么,却从来不清楚,只能参照别人正在做的事情,或者大众流行的标准。
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每次做什么事情总是慌乱地决定和投入,但做到一半的时候,又会感觉到虚无和迷茫?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慌乱地决定和被动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兴致全无,不得不靠打鸡血提起精神,还没撑多久再次陷入无力颓废的状态,你真的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你到底想要什么?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你的工作,更关系到你未来的人生。
一、
接到小娜(化名)的咨询案例,我深切感受到了两个字,迷茫。
小娜的资料里显示,小娜的专业是卫生信息学,一开始在一家医院做文秘工作,一年后辞职,在后来的四年中,先后做过化妆品销售、客服、收银等工作,在咨询期待这一栏中,小娜填的是“希望通过这次咨询,找到自己想要做的职业。”
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绝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遭遇“职业迷茫期”。
通常说来,以下两类人群属于“职业迷茫问题”的重灾区。
1、刚走向社会的职场新人。
这类人之前一直在象牙塔里学习生活,对于职场规则并不熟悉,遇到问题还是习惯性地套用学校里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分析,所谓“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自然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状况,如果本人抗压力及承受能力薄弱,很容易自我怀疑而更加迷茫。
2、已经踏入职场但没有建立自己独立思考模式的人群。
这类人群不分年龄,甚至和工龄没有任何关联,他们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过去的经历中并没有学会建立自己的独立思考模式,于是他们往往会被大众牵着鼻子走。
比如他们看到有的注册会计师年薪几十万,一涌而上考注会;他们看到有人挂靠建造师证书一年啥事不干净赚好几万,一涌而上考建造师;他们看到周围有人在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一涌而上报名学习。
这类人平时往往会表现出“努力、上进、积极、爱学习”的样子,可问题在于,他们总是兴冲冲开始一件事情,然而做着做着会动力不足、无法坚持,到头来常常半途而废草草收场。
显然,小娜属于后者。
二、
在一般人眼里,小娜放着好端端的医院工作不做、跑到外面做销售客服等工作,按照他们的话来说“一定是脑子进水的。”
而我看到的,却是小娜试图挣脱家庭的压力和安排,不惜一切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小娜连连点头称是。
问题在于,这种慌乱被动地投入,真的能给自己带来成长并提升价值吗?
我能理解小娜的心情,如果说第一次的职业变动是为了摆脱家人的安排(第一份医院工作是小娜家人安排的),可第二次及之后的变动依然没有任何成长曲线,那么第二次转型销售又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小娜告诉我,她从医院辞职之后赫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情急之下,有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娜娜,你看你在我们当中特别会化妆,为何不去做化妆品行业呢?你要去做了我们这些姐妹二话没说都来支持你!”
小娜从姐妹的话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可当她真的做起化妆品销售工作、兴冲冲地跑到那帮朋友家里给她们试用的时候,这才发现,除了其中的一两个真的愿意掏钱支持她的第一单生意外,很多朋友要么会说“哎呀,我已经有固定的化妆品品牌了,这个我就不试了吧”,要么就是“下次能不能从你这里拿到最低的折扣呀”,要么就是“你不知道那个某某当时只是随便说说的,没想到你真去卖化妆品了?”等等。
小娜倍感打击,这时候的她才发现,原来自己错就错在,当自己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并没有认真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是轻易听从了他人的建议。
显然,比起自己思考和决定,将选择权交给他人,就意味着一旦未来出现任何不好的情况,都可以把责任轻松地推给他人了。
潜意识里不敢承担责任,导致很多人自动屏蔽了内心的声音和真实的想法。
三、
1、为什么找一份喜欢的事情很重要?
主持人汪涵就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你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你就会不再迷茫畏惧,可以摆脱随波逐流的焦虑。”
放眼望去,这似乎是很多成功人士共同的心声。
刘若英为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不惜从一名助理做起,说白了就是打杂,为明星端茶倒水、擦汗撑伞、阻挡粉丝、应对媒体等等,即便这份工作摆在你的面前,你照样会不屑一顾。
在很多人看来,端茶倒水擦汗打伞的工作内容又有什么成长可言?
然而很多人忘记了,能在自己梦想中的地方工作,能和自己崇拜的人一起工作,这一点一滴的靠近过程,难道不是“成长”吗?
没有人规定“成长”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以结果考量,只要你一步步接近你想要的生活,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何尝不是成长呢?
2、如何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呢?
1)、你必须有一个基础的认知,那就是,不论你今天做出任何选择或决定,不论这个决定是受人影响还是追随内心也罢,你未来遭受的风险和磨难其实一样也不会少。
2)、你必须清楚的是,意愿本身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文中的小娜,她其实很有同理心,也具有沟通的能力,然而问题在于,她不愿意和人打交道,所以做了一段时间的销售之后还是辞了职。
当一个人在某件事上缺乏意愿,TA就不大会有动力开发自己的能力,也就不会比一般人成长更快,因此,意愿本身就是兴趣或爱好的很大一部分。
3)、你不妨问问自己愿意做什么,如果你依然不知道,就反问自己不愿做什么。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你也可以反向问自己,比如,你讨厌什么?
这个时候就小娜告诉我很多答案,比如,不喜欢重复的工作,不喜欢占用业余时间太多的工作,不喜欢钱少的工作等等。
把这些答案反过来,就是她的答案——
她喜欢挑战与新鲜感的工作,喜欢在工作中享有一定的自主性,不希望被工作剥夺所有的生活,当然如果可能,最好钱多一点。
4)、把这些要求按照轻重缓急排序,看看自己最迫切的那个渴望是什么?
经过排序,小娜认为最关键的在于新鲜感和挑战性,这个如果解决了,自己工作就会有动力,一旦有了动力,就会心甘情愿投入时间,也就无所谓占用时间了,另外随着能力的提升,收入肯定不在话下。
说起新鲜感和挑战,我问小娜,之前销售工作不正是符合这个特征吗?仔细想想当时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坚持下去的?
经过分析得知,原来问题的症结还是出在小娜不愿意和他人沟通上,也就意味着,如果一份工作需要和人打交道,哪怕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人,即便再新鲜再富有挑战,对小娜而言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这就不难解释小娜从销售转向客服依旧无法坚持的原因所在。
5)、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中小有成就的自己。
经过重重分析,小娜发现原来自己在数据方面很有感觉,她目前在一家商超做收银,虽然这份工作看起来微不足道,每天的工作内容也差不多,但奇怪的是,小娜并没有多讨厌,甚至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小娜去了没几个月,就成为小组里的优秀收银员,不论反应速度还是数据准确程度,在她们小组里都遥遥领先。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小娜逐渐梳理出了一个大概的职业轮廓。
四、
在职业选择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寻找这个答案本身并不是意义本身,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找到这个答案之后,我们要想办法接近目标,实现这个答案。
曾经的我是个急性子,在参加职业生涯学习期间,老师对我也是频频摇头,他不免为我的未来担心,觉得我并不是特别具备咨询师天赋的那一个,但无疑,我是这一两年里成长速度最快的那一个。
很多同学都好奇我是如何做到的,其实我想说的是,只要你愿意,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在一开始深知自己的耐心不够,于是每次咨询前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准备工作,制定几份咨询方案随时调整,预判咨询者的反应和疑问,进行不断地演练,并及时总结出一些不错的方法和思路,渐渐地,随着能力的提升和方法的娴熟,我竟然慢慢治愈了自己的急性子。
所以,你还在相信性格定终身吗?
文章的结尾,我想起约翰麦·克马雷的一句话——
“我们的存在除了意味着充分地、彻底地成为我们自己外,还可能有什么别的意义呢?”
与你共勉。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文章偏干货,有思路有步骤,帮你搭建一套实用易操作的思考体系与方法,为你的职场发展与个人成长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