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茶馆晚上八点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班主任的智慧从何而来——新年前夕答一位“苦闷中的老师”并祝福所有班主任》。
文章中有一自然段对当下部分名班主任逐个点名推介褒奖。
第一个受到推介褒奖的是李迪老师,第二个就是前不久撰文批评李镇西的陈宇老师,随后还有一大批名班主任,截图附上不再浪费时间一一点名了。
12月初,溧阳一学生跳楼自杀没有几天,李镇西就迫不及待写文章为溧阳教育局“教老师没有责任”的态度点赞欢呼,引起了本人及部分教师的反感和批评,这批评的人当中陈宇的文章《对李镇西的奇葩言论说不》一文影响大一些,陈宇老师对他的言论表现的反感程度更强烈一些。
最终,李镇西后来以“领导打招呼”为由删了那篇文章。
被陈宇老师写文章批评以后,今天忽然写文章高调赞美陈宇老师,这做法让人多少感觉有些意外,不过,对于李镇西,也是正常的——别人批我,我写文章赞美你,这样才显得我大度,围观群众也好借此对比一下陈宇多么卑鄙与龌龊,君子与小人不就一目了然了?
让我再做一次小人,以小人之心度李镇西之腹——李镇西估计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褒奖陈宇老师的。
单独赞美、第一个赞美陈宇老师都太明显了,于是就再拉上一批名师陪着吧……
不过文章发出来不久就被人指出常识性的错误,李镇西老师为了醒目一些故意把他提到的人名全部用了红字——人名用红字,稍微懂点常识的人都不会这么做的。
偏偏李镇西老师、中学语文教师不懂这个常识。
好遗憾!
毫无疑问,这样的一个低级错误被人截图在群里必然又被“坏人”们取笑了半天。估计是那个群里有“李粉卧底”,把这事很快传给李镇西了,随后,那文章就被删除了……
——当然,这都是本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无端猜测罢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删文,李镇西一般情况都会在后来再解释清楚的,谁让他粉丝众多,每天都是粉丝的焦点呢?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覆水难收”,还有几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意思是说,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提醒君子说话要谨慎,不可说话太随意。遗憾的是今年都已六十多岁的老人李镇西,在说话、写文章时居然是如此随意、不谨慎,这的确有些不应该了。
姑娘扭着屁股喂你吃菜喝酒的视频发了,删;为教育局喝彩点赞的文章发了,删;红笔标注人名赞美别人的文章发了,删……
这真不像六十岁老人干的事。
没有怎么关注他的“镇西茶馆”,大体浏览了一下,似乎李镇西每天都要在此公众号上发文的,坚持每天都写文章的校长、“名师”很多,据说这样可以显示出写文章的人勤奋、笔耕不辍,有思想……本人其实很不认同,写文章要有灵感的,没有灵感就不要硬憋;写文章是要深刻思考的,没有深刻思考就不要胡说八道……我还遇到过一位校长,每天写“教育碎思”,他的碎思就是鼓励家长每天写亲子日记,然后他复制点评——呃,然后,然后就是他的碎思了……
还认识一位小学校长,粉笔字实在是难看,居然在他们学校的校长寄语专栏、自己朋友圈里天天秀粉笔字,你都校长了,写一把臭字怎么还好意思示众啊!
就为了显示你有练字的恒心和毅力?
事实证明,有时候有些坚持往往都是愚蠢的。
唉!
你们不天天坚持写,也可以是“名校长”、“教育名家”啊!这样坚持制造文字垃圾不累吗?
做人能不能厚道一点?你们不知道自己粗制滥造的所谓的文章纯粹就是凑数的?你们发出来让粉丝来读,粉丝却当个宝贝捧在手中——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还让一些粉丝越读越傻……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正如李镇西的这篇“红笔人名”文章,倘若你不尽快删文,你的粉丝一定有人以后写文章也是“红笔人名”的,你信不?
“教主”这样做一定是对的——粉丝这样想。
有人说“知识分子一旦失去了批评质疑的能力就不再是知识分子了”这话是有道理的,粉丝是没有批评、质疑的能力的,粉丝只会点赞、欢呼或者捍卫偶像教主不被“坏人”“攻击”了……
写文章还是考虑成熟了再下笔,不可以整天忙着经营你“茶馆”的生意而降低了要求和标准,甚至犯了低级错误,一曰:蹭热点不忘良知,二曰:写文章要懂常识。
当然,批评的文章还是要讲时效性的,你看,我看见你的文章“有问题”马上就写文章批评一下。
不论怎么说,这样反复删文还是影响苏霍姆林斯基的光辉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