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渴望岁月静好,与子偕老,这是对婚姻最好状态的一种描述。那样才能做到岁月静好,又怎样才能与子偕老呢?《诗经》里是这样描述的: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这首诗恰似一幕生活小剧,描写了一对青年夫妇和谐的家庭生活和诚笃而热烈的感情。多和谐,多美好。一个静好的早晨,一个早起做饭的女子,一个要打猎的男人,一段温馨的对话。。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岁月静好。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精神压力大,易烦易燥,已经很难感受到《诗经》里所描写的那般夫妻间好好说话的那种情调了。“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妻子的晨催,并不令丈夫十分惬意。“将翱将翔,弋凫与雁。”丈夫贪睡,妻子再次提醒,口气虽是坚决的,话语却仍是柔顺的。女子的催声中饱含温柔缱绻之情,男的听到再催后作出了令妻子满意的积极反应。此番情景,试想一下,我们现在有几对夫妻可以做到如此惬意?说不定就是一番争吵。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菜肴香、共饮酒,你弹琴来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欢畅。此番美景真是羡煞旁人。夫妻间需要一种默契,生活上的默契,精神上的默契。这种默契源于彼此生活习性的建立与熟悉。情爱只是源于荷尔蒙的悸动,而非真正的“懂你”,像诗中所描述的“你打猎来我做饭,我弹琴来你鼓瑟”,这才是岁月静好的平凡日子。
夫妻相处除了默契,还有一个懂得感恩。“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如诗中所写:知你爱我,杂佩赠你;知你情意深,愿用世上最好的东西回报你。这就是感恩。我们都习惯索取,习惯得到,却忘了还要感恩。婚姻,唯有感恩,才会长久;丈夫能感恩妻子为家庭的付出,带孩子的艰辛;妻子能感恩丈夫为家庭去拼搏,赚钱的艰辛;彼此感恩,牵挂,理解,体谅,这样的婚姻能不长久吗?!
古人结婚说“成亲”,成亲就是让陌生人成为亲人。《史记》写到:“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缔结成比血缘关系还要亲密的的关系,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婚姻是一场修行,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