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过度保护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恰当的爱,爱得过多叫溺爱,爱的太少叫缺爱。还有一种不恰当的爱叫过度保护。今天我参加了一个关于父母课堂的视频学习,以下是今天的学习笔记。
直到有一天,另一个问题浮现在我脑海: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会不会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呢?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答案可能是肯定的。在临床实践中,波恩发现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他说:当学步儿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到,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这事实上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在游乐场,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发短信给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刚才有一秒钟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
温迪·莫格尔说,在她接触的家长中,有不少人为了孩子能在家庭作业上多花时间,连最基本简单的家务事都不让孩子做。这些家长到底是太放纵了(不用做家务),还是太狠心了(教导孩子好成绩比做一名负责任的家庭成员更重要)?莫格尔和肯德隆同意,无论表面形式如何——偏执于快乐还是偏执于成就——家长的过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恋的一代,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伤害。
二: 也谈宽容性
宽容性就是现代性,太精辟了!任何时候不宽容,你自身就在牢笼之中,你就是狭隘的、局促的、封闭的,也是落后的。
1990年,遭囚禁27年的曼德拉,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监狱大门。外界以为“复仇”不可避免,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曼德拉却选择用宽容征服世界。他告诉一些激进的黑人组织:现在不是要把白人赶入大海,而是要把你们的武器扔进大海。
提起出狱当天的心情时,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任何时候如果你不够宽容,那么一切现代性都将与你无关。
齐2021年度读书写作营
第128篇:1064字。
累积字数: 21179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