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与一位很久不见的好友唠叨了一番。
他是刚刚中专毕业,专业修车。
回到家乡,目前在一家4s店里实习,每个月1200块的工资,老板人倒是不错,可能转正后工资会再高点,但撑死也就2000到头。
其实想一想,家乡虽然是一个三线城市,可1200的工资,抛去房租,水电费,物业费还真剩不了多少,要再有个女朋友加上他所谓的大男子主义,可谓世道艰辛,心酸中透露着贫穷。
说起他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没有好好读几本有用的书,空闲时也是在游戏中度过。
我说“那是,毕竟除了游戏,你还要生活的嘛!现在看书也不晚啊?”
他打了个哈哈,“我读不进去,你懂的!”
我不懂,凭什么你网文小说看了几大本,知识性的书却一本也读不进去?
01
为什么读知识性的书籍很难
我发现大家都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不管有多不爱看书的人,让他去阅读几本小说,他总是可以接受。
但如果阅读知识性稍微强一点的书,则很难做到,尽管我们明知道后者对我们更加有用。
又有另一个有趣的场景,当我们在看小说或者追剧的时候,看了开头总是迫切的想知道结尾如何,所以我们会有十足的动力看下去。
当我们偷偷地看了结尾后,明明中间依旧有很多地方没有看,但这种动力确实消退了很多。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下面的场景正是上面现象的解释,因为人们总是有追求完整结局这样的心理习惯,一旦满足,自然追书或追剧的动力消退。
当我们看正经书籍时,总是有一种强迫自己强行看下去,又得放慢速度,一点一点地看。
我们的潜意识想看的快点,追求书籍的完整,可书籍的知识程度很高,为了理解,不得不看的慢一点,生怕错过一丁点的知识。
潜意识和主意识的矛盾,使看书成为了一种痛苦。
所以,书看的慢或者看不进去,并不是你本人的问题,只是读书的打开方式不对。
02
建立知识框架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江湖,那么江湖中流传的传说,一流高手们最差也可以一周读完一本知识类书籍。
遗憾的是,传说不是故事而是事实。
甚至一些大神们可以一年内读完100本以上的书,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殊途同归,或许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导致方法有些差异,但总体方向是一样的,快速获取信息,然后消化。
为了避免读书时潜意识追求知识完整性从而产生读书的难度,我们在获取信息时,要做的第一步则是建立知识框架。
简单的说,相当于我们阅读小说时,先看个开头结尾,大致了解一下故事走向。
我总结的学习途径,基本有3种,书籍,文章,还有视频。
构建阅读前的框架十分简单,每种途径,或多或少就会给你一些提示。
书籍:书籍的目录,序言,甚至书籍中的作者简介和书后的评论都是你梳理框架最好的提示语,而需要我们做的,仅仅是看这些提示,问我们自己这样的一些问题:这本书讲的内容大概是什么?
又包含哪些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的流程又是什么样的?
如此便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流程图。
文章:我们在做英语阅读时,都知道要先阅读开头结尾2段,因为开头会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结尾会对文章做出总结,甚至大部分干货文章结构,都会以小标题来做分界,这都是我们都文章做出框架的好提示。
视频:我们所看到的基本每一个网络教程,都会在教导之前做出一个课程大纲来告知我们课程的流程,讲师其实已经将框架树立好,而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将此印在我们脑海。
将这3个途径的梳理框架的方法列举出来,因为是否在获取信息前建立框架对我们之后获取知识的难度及时间至关重要,没有建立框架,连书都读不下去更谈不上如何快速获取。
03
快速获取与消化信息
建立框架以后,我们就可以快速获取信息,也就是对建立好的框架进行信息的填补。
缺什么则补什么,与填空相似。
快速获取信息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指读法:在读书时,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而降低阅读速度。
使用手指指在你阅读文字的下面,这样会让眼睛停留在你要阅读的地方,这样简单的办法也会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也可以通过调整手指移动的速度来控制阅读的速度。
快速阅读:有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为了解释他的观点,会加入大量的故事,例子,以及说明理解,速读则是就是挑出真正的核心内容,略过不重要的内容,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再降低阅读速度,仔细揣摩重点内容。
快速获取信息虽然可以大大减少时间的花费,也比仔细地慢读更容易淡,且记出来的知识不成系统,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所以,最后一步就是对填补后的知识框架重新整理。
最简单的方法是构建思维导图,它永远都是一个大观点下关联着分观点,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因果或是并列的联系。
分观点或者是大观点的特点,或是形成原因,或是结果。
一个结果又是另外分观点的原因,重新构建思维导图,就是理清楚各个核心知识的关系。
理清关系后,再加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脑海中的知识点形成联系,从而使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构成一个深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