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9-陈了 6月22日
受到邻居的邀请,去孩子的生日聚会上开个小小的故事会。由于孩子年龄差距较大,人数又少,我选了两本孩子们普遍喜欢的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呀!屁股》。
先讲的是《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活动人数及年龄:5个小朋友,从2到5岁不等。
主要目标:引导孩子们描述各种嗯嗯的特点,并对故事进行续编,以加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导入:本次活动有小朋友主动要求当主持人,介绍我入场。在小朋友介绍的时候,我用棕色轻黏土捏了一条掉在鼹鼠头上的“嗯嗯”。
我: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孩子们:这是大便!
出示绘本封面:大家看,这是谁?
有的孩子说这是一只头上有便便的小动物!有的孩子说这是一只鼹鼠!
我:哇!有的小朋友已经看到这只鼹鼠头上有便便了,这本绘本的名字就叫做《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嗯嗯在鼹鼠头上了呢?
孩子们:想!
我: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故事吧!
故事讲读过程:
主要引导孩子观察各种动物的嗯嗯的形状、颜色特点。
鸽子拉的是一团又湿又黏的白色嗯嗯;马拉的是五坨又大又圆的嗯嗯;野兔拉的是十五个像豆子一样的嗯嗯;山羊拉的是像一颗颗咖啡色的球的嗯嗯;奶牛的嗯嗯像一盘巧克力蛋糕;猪的嗯嗯则又软又臭。
我和孩子们一边讲,一边用轻黏土一起捏出各种动物的“嗯嗯”。
几个提问:
1、一条长长的,好像香肠似的“嗯嗯”掉下来,糟糕的是,它正好掉在小鼹鼠的头上。小朋友们,你们猜猜看是谁把嗯嗯正好拉在小鼹鼠的头上啦?
2、小鼹鼠终于知道是谁嗯嗯在他的头上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做什么呢?
3、小朋友们,大狗有没有发现小鼹鼠把嗯嗯拉在自己的头上了呢?如果发现了,你们猜大狗会怎么做呢?
延伸拓展:
在故事讲读过程中加入了延伸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用彩泥做各种嗯嗯,讨论各种嗯嗯的特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