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十 无名山的传说之山中的鬼魂
午后二三点,入秋的太阳也不再毒辣,而变得温暖。晒在身上脸上,让人有些昏昏欲睡的舒服。我们出发了。
山上的景致相比夏季萧索了许多,草叶渐黄,时不时坠落些许树叶,摇摇晃晃,喝醉了似的在说:走了,就不会回来。
如同青春……
更有些不经意凋落在我们的肩头,头顶,害得有些人大叫,慌乱抖落,以为是些毛毛虫之类的。一路上,时不时的冒出一座又一座的孤坟,不能叫“座”,只能称“堆”,简简单单。土堆,石碑,淹没在杂草丛中,久无人问津。
对于小孩子,这些个坟头就是小小的禁区,躲的远远的,试问,哪个农村小孩不是听着奶奶的鬼故事长大的呢?继续前行,离大禁区越近,这种小禁区也越来越多,而且周边越来越安静,偶尔的一声老鸹叫更显地方的荒凉。这让我们愈来愈紧张,谈笑的话语也没了,沉默让气氛更加凝重。但也没一个提出要撤的,这种没勇气的话怎会从男孩子的口中说出?若有,大家还真早跑着撤掉了。一个个硬着头皮,继续前行。
到了。
不知谁小声的说了句。我们蹑着手脚趟过过膝的杂草,眼前的一幕令我们惊呆和害怕,手脚麻木。清风的吹拂下,在遍地杂草丛中,若隐若现着一排排土丘,那分明是挨肩堆立的一堆又一堆的坟墓,每座坟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没有一个字。紧挨着足有百来座。天已不知不觉的有些昏黄,凉雾升起,绕着我们飘荡,是谁的身影;周边沙沙声,不绝于耳,是谁在低唱。周边老鸹的叫声依然清晰,伴随着清晰的还有我们的心跳。我记得清楚这情景,却记不清我们是如何回去的了。
回去后,惊魂之余,姥姥讲起了一段历史:那些是抗日的无名英雄,他们在这座山中与鬼子激战了几天,粮食吃完了,树皮啃光了,连山头都打的矮了几寸。最后都死光了。后来百姓把他们掩埋,有名姓的就地掩埋,没名姓的就集中起来,找块地埋了。也就是你们路上看到的零散坟墓和最后的那块坟地。那以后我们都不再敢去了,毕竟小孩子眼中那么多的死人,着实让人害怕。
多年后,当我再一次来到此地时,墓地已经没有了,反而多了座已经废弃很久的火葬场。 山脚下,村民早已集资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花儿环绕,松柏相伴,寂静安详,庄严肃穆。深深鞠上一躬,离开。
血撒的河江
骨堆的山梁
花草的芬芳
透着灵魂的滋养
风景美如画
生命似露霞
奔跑的人啊
可曾唏嘘那繁华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正倚坐在扬州一处公园的亭椅上,晒着暖暖的阳光,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和笑颜的游人。游船,打牌,聊天,垂钓……我的心里涌现些不一样的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