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上)

这本书是《更有可能成功的路》纪录片的衍生品,它们也都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瓦格纳和硅谷著名投资人和创业家丁特史密斯完成的。视频可以给人带来震撼和思考,而文字可以给人带来方法和指导。

但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全世界政府、学校、家长明白以学科教育为主的应试教育所面对的挑战,同时让大家深入了解更符合未来的教育方式——包括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哈克尼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目前的发展状况。方式多种多样,但背后要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就是陶行知先生说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应试教育的诞生

几个世纪以来,学徒制一直是年轻匠人的“文凭”来源,年轻人会追随某一领域的专家,直到自己成长为大师。而目前的学科教育大约起源于7世纪以前,因宗教社会需要大量抄录《圣经》,学校应运而生。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拉丁文法学校,以培养僧侣和神职人员抄录《圣经》。这种抄录是逐字逐句的照搬,每一本新抄录的《圣经》都要与原本毫无差异。这些文法学校秉承四条核心教育理念:标准化、时间效率、错误最少化和对偏差的零容忍。

随着《圣经》抄录本在社会上的流传,拉丁文法学校的模式也得到了复制。早期的英国寄宿学校就是以这些抄录《圣经》的学校工厂为先例的。这种模式塑造了遍及欧洲和美国各地的教育体系,并最终推广到了全世界,其核心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依然屹立不倒。

18世纪,教育创新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普鲁士生根发芽。实行为期8年的强制初级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算术能力。他们提出了年级、班级、学科等概念,培育出一批控制欲极强的教师,而非传统的大师级顾问。他们打造出的学校可以按需扩大,旨在向学生传授早期工业社会所需的生存技能。这一模式很快便在欧洲得到推广。19世纪末,美国需要对大量来自农村的移民和难民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具备基本的公民意识,帮助他们在迅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中找到工作。

于是,社会需要学校为迅速膨胀的城市和工业化生产培养大批具备基本技能的工厂工人,让他们听从命令、守时、执行机械式的任务。我们还希望这些经过培训的未来劳动者拥有成为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读写能力。个人导师,一间屋子便能容纳下老师与学生的私塾,这些19世纪教育体制的标志性配备,转瞬之间便不再适用。

美国的教育体系就以此为基础,完全满足了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的需求,令美国坐上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头把交椅。

我们总结以上历史就可以发现,教育是因为社会需要而产生,它也必须符合当时独特的社会环境。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和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社会环境远比工业革命事情复杂的多,社会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可为何我们的教育体制却变化如此之慢?

而且应试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不断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多人天真的以为高考是我们和富裕阶层唯一一次公平较量的平台。但你忽略了有多少人出国留学、保送大学,也忽略了有钱人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即使你的孩子有能力进入了好的大学,可出来后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而那些和你的孩子一样迷茫的富二代却可以在父母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美国最富有的一批家长会继续将孩子送往顶尖的大学,安排“合适”的实习机会。尽管教育系统是失败的,但资源丰富的家长仍能帮助这些含着金汤匙的孩子占得先机。其他普通人家的孩子则会煎熬着度过令人萎靡不振的学校生涯,毕业之后,再步入前景一片惨淡的就业市场。

他们如一群乌合之众,怀着暴民心理行走于社会。有钱人富得流油,而其他人连起码的尊严都难保。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会将美国社会生生撕裂。初级工作机会将越来越难找,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回家和父母同住,就是这一事实所导致的现象。一辈子在一家大公司打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人们会在一生中不断更换工作、跳槽,甚至改变职业。

记住,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当你没有能力的时候比的就是资源。而应试教育只会让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教育体制为何停滞不前?

纪录片首映后不久,人工智能技术便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进步。灵敏的机器人正在大举入侵全球各地的制造业。无人驾驶汽车已从科幻变为现实。无论是在围棋、扑克牌等竞技类项目上,还是在事关生死的癌症病人诊断和疾病预警上,人工智能软件都在迅速超越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类大脑。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吞噬着大量的常规例行职位,不管是蓝领还是白领,无人幸免。

在学校里死记硬背那些公式、定理等知识,我们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答案。根据哈佛大学教育专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具备8种不同的智能轮廓: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每种智能对于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可目前学校大部分采取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完全只考虑到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而考试则是完全只考察学生这两个智能下的能力。

而那些具备优秀身体运动智能的舞蹈爱好者、具备出色音乐智能的演奏爱好者完全被忽略,而这些能力往往是人工智能时代最难以代替的一些能力。

但我们的教育体系却对此毫不在意,这让我想起了广电局领导曾说的一句话“凭什么让我们适应互联网?而不是让互联网适应我们?!”,疚其本质原因,大概有三个:

① 由应试教育而存在的产业链巨大,美国大约是500亿美元,中国保守估计2000亿人民币;

② 改变现有流程和安排难度太大,而且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是以提高学科成绩来招聘的,如果现在转型项目式学习,那么这些老师几乎无法胜任;

③ 综合能力很难衡量,比起通过提问和观察学生分析他的批判思维能力,直接给他几道逻辑题考试显得格外更简答。

而对于那些自身天赋或性格极为突出,但因为成绩不好而被认定为“普通”,甚至需要辅导,这一切都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无数的事实证明有些学生在传统学校环境中默默无闻,却能在以多元化、非学术技能为核心的协作式学习环境中大放异彩。

有的家长可能会反驳,那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创始人丁磊、马化腾、李彦宏都是超一流大学毕业的,而且整个互联网圈子很多大佬都是清华北大系,他们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成功人士,怎么能说应试教育阻碍孩子成功?

回答这个问题我么你只需要观察到这么一个事实:不可否认,走进精英大学校门的孩子都很聪明,动力十足,以成功为导向。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为这些精英大学毕业生打上“高素质”的标签。但请不要搞错,他们不是因为上了精英大学而变得聪明、动力十足和以成功为导向的。是因为他们聪明、动力十足并以成功为导向,才被精英大学录取的。

中国在线教育创业之殇

12年以来,在线教育成了国内最热门的投资和创业领域,直到今天,在线教育依旧如春笋一样生气勃勃。不管是专注零碎时间学习的“得到”、针对高等学校专业课程的“MOOC”还是针对K12领域的“逗你学”,他们都只是把“讲课”这种形式从线下移植到线上,也仍然是针对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这两个智能,这根本无法让学生多少东西。

这些所谓的在线教育也许对于师资力量缺乏的贫困地区有所帮助,但对更多的学校里学不好的孩子根本没什么用,它仍然没有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依然没有促进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

如今,文凭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最好的大学,会利用一切课余时间给孩子报名辅导班,我曾经和一个高一的学生聊过,他一个暑假的补习费用是10万。。。这些钱除了线下的培训机构,还有很多费用是买在线课程的,可这个学生告诉我自己买了几本没时间看。要知道这些在线课程的费用也高达两三千。

而且目前国内教育在理念和现实上存在宏观,每个教育机构的创始人都强调了个性化学习、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可现实是所有的机构都是以销售额为目标,堆砌一大堆并不重要的内容。

某位校方领导不遗余力地向瓦格纳他们介绍,帮助学生发掘兴趣和热情是该校高优先级的目标。但当瓦格纳与学生聊天时,他们会说:“你开玩笑吧!我们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根本没时间探索自己的兴趣。”在这些学校,总能见到那些与其所宣称目标存在直接冲突的规定。

正态分布的陷阱

《怪诞行为学》里有关于员工奖励与积极性的实验,结果显示对于非创造性的工作,比如搬砖,那么你给地钱越多,员工积极性越高,搬的转也就越多。但对于那些需要思考和创造的工作,那么奖励和效果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奖励到达一个顶点后,给的钱越多反而越低效。

倒U型曲线

这可以从经济学的“边际收益递减”角度来理解,你拥有的某个事物越多,其对你所产生的价值就越少。有一双舒适合脚的鞋比一双鞋都没有要强出许多,但拥有51双鞋并不比有50双鞋。学习也是,人们需要具备充裕的词汇量,也可以从中受益。但当词汇量达到某个点之后,从这种增加中获得的利益就会开始递减。考90分也并不比考85分能学到更多东西。

这就是教育上存在的“金发姑娘效应”,这也是很多复杂系统拥有的特点——平衡,换句话说“刚刚好就是最好”。

有证据证明,在孩子已经很感兴趣的活动中凭空加上“如果—那么”奖励机制,实际上很可能会削弱他们对这项活动的兴趣。因为真正的持久的兴趣一定来自于内驱力。

然而以上的这些在学科考试里均没有涉及,标准考试的诞生是为了打造“钟型曲线”,它营造出一种表面平均现象:大多数人集中在曲线的中间,极好和极坏的都处在两端,只占很小的部分。为了让学生的分数呈现这种正态分布的假象,那些出试卷的人会在简单、中等、困难等不同难度分别选择不同比例的题目,确保让更多的人落在中间的位置。

钟形曲线

可问题是整个社会和自然界正态分布很少,更多的是“幂律分布”,也就是我们熟悉的8020法则。其实科学内容也符合幂律分布,一门学科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只占非常少的比例,真正对生活和工作有帮助的内容更少。但学校为了让更多人通过为“钟型曲线”打造的标准化考试,却要求学生对所有的内容死记硬背,完全违背了自然法则。

幂律分布

首当其冲的是美国高中的大学先修课程,先修课程涵盖的内容知识太多,差不多40多门课,又只是走马观花般一带而过,非常肤浅。简而言之,先修课程就是逼着老师和学生将既定内容知识一笔带过,学生根本没时间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索。先修课程只会让学生彻底丧失求知的好奇心”。

也因此美国一些顶尖高中已经放弃了大学先修课程,他们发现表面上的内容覆盖于真正的学习是背道而驰的。

不拘一格的优秀老师

瓦格纳曾经非常不善于写作,直到学校新转来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建议他们每周见一次面,他鼓励瓦格纳每次都尝试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他说:“你可以试着只用对话来表现一段喜剧色彩浓厚的场景。”下一周,他又会说:“要不这周试着写一段幽默故事吧?”或是:“来一段童年回忆怎么样?”又或是:“最近有没有看电影?写一段影评。”

写完文章之后,这位老师会认真阅读瓦格纳写的每一段文字。偶尔,他会抬起头来发表一点意见,还会找出其中他认为非常不错的词汇或比喻,着重点评。他还常常推荐一些读物给瓦格纳。针对每周即将练习的写作风格,他会介绍相应的长篇小说、短篇故事、诗歌或散文。

其实这位老师给瓦格纳安排的每周作业,就相当于画家练素描,是训练眼睛或耳朵、解放手指的重要方法。老师评论的目的是对写得最好的地方加以强调,这样瓦格纳就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

这位老师对瓦格纳的影响非常深远。从那时起,他便深深爱上了写作,直到现在都无法自拔。为了这堂不计学分也没有成绩的课,他付出的时间和努力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门必修课。

纪录片放映

丁特史密斯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他中学时代的西班牙语老师。他很有魅力,总能给人以灵感,而且对这门语言怀有一腔热情。卡纳万老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教学方式是以趣味为出发点。

一节课50分钟,他们会一直不停地用西班牙语聊天。话题天南海北,涉及学校、时事新闻、体育运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趣事等。卡纳万老师从来不会站在讲台上背对学生,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什么词汇语法,他总是通过故事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进来。

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他们的西班牙语口语都达到了流利的水平,而且学到的许多用法经久不忘。丁特史密斯经常需要到西班牙语国家出差。走出卡纳万老师的课堂45年之后,他掌握的西班牙语依然足以支撑我在这些地方通行无碍。相比之下,他大学时学了两年的法语必修课,但在期末考试之后,那些法语知识便瞬间从脑袋里彻底消失了。

这些优秀的老师都有个共同特点,他们不需要学生仅仅获得的结果,而是能量;不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而是无数问题可迎刃而解的方法。他们从不把重点放在具体要求的优化上,而是将重点放在培养一种心理状态上。

精熟成绩单联盟

曾经我们依靠考试打分的成绩单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可这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计算掌握了也很快忘记,更别提对未来的工作有任何帮助了。因此美国的“精熟成绩单联盟”提出了新的评估体系——用学生各项必备技能和心态取代传统的学科评估。彻底抛弃分数,随之而来的是由学生原创作品组成的数字化档案。这种新型的成绩单鼓励学生去挑战跨学科项目,在克服困难的项目中,学生不仅仅获得了多学科知识,而且还训练了不害怕风险,团队合作,坚持等基本素质。

目前美国有130多家顶尖大学组成了“准入、平价与成功联盟”,他们采取了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入学申请流程。这些大学的招生负责人可以通过浏览学生数字化档案的方式进行申请人甄选。曾经只以考分为准的申请方式未来不会再继续一统天下。新型大学申请流程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目前,上述大学虽然还处于新流程的试水阶段,但很有可能因为对申请人原创学习成果的重视,从而激发起新一轮的K-12学校创新热潮。

​To be continue......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290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07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872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15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53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8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27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9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3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72评论 2 32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2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89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8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1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0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