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在一个机械配件公司做人事和行政负责人。刚上任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员工频繁地破坏公司财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员工宿舍里的公共财物从来超不过两周,甚至走廊的灯、洗刷间的水龙头也是安上就丢。没有住人的宿舍门窗,通通被踹碎。
作为行政负责人,我当时的措施是安装监控系统。有效地遏制了愈演愈烈的破坏行动。
当时我是沾沾自喜的。但是如果历史重来,我一定不会以此为荣。
前几天读了《思维力》这本书,被里面关于“界定问题”的方法深深的震撼了。
其实,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子一直是麦肯锡提倡的。以前可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一直把“界定问题”的重要性给忽略了。
就像我刚才举得自己身边的例子。我把“员工破坏公物”这个现象或问题界定为“员工素质差”,所以才提出了加强“监督”这个措施。
后续的结果你们可能想不到:摄像头被偷走了。
虽然知道是哪些人在搞破坏,而偏偏因为这些人是不可或缺的专能技术工,公司拿却他们一点办法没有。由此我明白了,根源问题在于公司的政策--由于前期一些不当的政策调整,导致这些曾经的技术优秀员工恼怒而又无处发泄。
所以,能够正确的界定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更是关键一步。
那么,界定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呢?
通过细致描述和量化的方法使问题更明确
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不良习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比如不严谨的表达和模糊的指令。
这里我需要吐槽一下,几千年前圣人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是高低就每人愿意去弄明白到底多长时间“习之”才效果最好。
反而是一个西方蛮人艾宾浩斯通过研究总结出了“记忆曲线”,才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国内的领导们也崇慕古风,说话或指示往往似是而非,通常会提一些“做好”、“弄得高一些”、“赚的多一些”这样的要求。
好,有多好?高,有多高?这些定性的表述都没法直达问题的本质。
比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收入挺高的,6000元。而一个工作15年的高管觉得自己工资待遇太低,才26000元。这个高和低得怎么比较呢?
这些领导们不愿意弄明白的问题,我们必须得想办法弄明白。我们明年的营收是要增10%还是30%?我们的市场是开拓到长江以北的“北方”还是秦岭以北的“北方”?
问题描述不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找出问题的构成要素
有些问题看似一个问题,但是很有可能包含很多元素。
以前涉世未深的时候,认为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果断一些显得有执行力,所以领导一个指示,马上就答应下来就去执行。
结果就是,执行的结果总是难以符合领导的期望,比如他会说我要的不是这个结果,或者说虽然这是我要的结果,但是没想花这么多钱。
所以,后来就学乖了。领导一旦吩咐任务,我就搬张凳子坐领导对面,来来来,咱一块商量个方案。
一般来说,5W2H法是明确一个问题的好方法。
如果领导安排了任务,你就得细细地和他掰扯一下这七个要素:who(谁牵头、谁辅助、谁参与)、what(现状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why(这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when(什么时候开始干,什么时候干完)、where(在哪里,项目的区域界限是什么)、how(用什么方法干)、how much(预算是多少)
一般,不把这些东西弄清楚,你还真就小心接任务。
探究问题的深层次本质
洋葱需要一层一层的剥,才能看到核心。
有些问题看似很明显很简单,但是细究起来,很有琢磨头。
老板最近把竞争对手的供应商供货价格想办法拿到手了,跟自己的供应商供货价格一比,价格悬殊巨大,一怒之下把最大的供应商砍了-我是说取消供货协议了,不是说真动刀子了。
本着对一个问题之后往往会有深层次复杂问题的警觉,我本想阻止这种鲁莽的决定。但是没有成功。
后来事实证明,砍掉这个供应商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当然,老板不会承认有什么错误,还是硬撑着认为砍掉就对了。
后来发现,这个供应商的供货质量要高出别人一个档次;二是那个竞争对手的低价供应商的价格,是指当地价,而我们的供货商还需要把货物每天送到我们负责的40多个客户那里;三是我们的采购员疏于管理,没有及时跟进市场价格变化,对供应商听之任之,等等。还有其他原因。
如果这么仔细分析一下的话,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供应商还是有可取之处。
只需要加强一下管理、沟通和监督就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因为砍掉了这个大供应商,我们只好匆匆忙忙的组建自己的配送队伍。
结果是,得不偿失,因为我们的配送成本比供应商的高多了。
深层次探寻本质的有效方法是5Y,即问5次“why”。当然,5只是个虚数,表示多个,可以是3,也可以是10,总之,最终的目的是找出表层不良后面的本质问题。
比如发现车间地上有一滩油,why?机械漏油了,why?垫圈坏了,why?采购买到了不良品,why?对采购员的要求和考核都是“买最便宜的”。
当然,具体管理和经营上的WHY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一个why后面,可能有好几个because,但是多问几个Y,总是没毛病的。
搞清楚问题背后隐藏的假设是否合理
隐藏的假设是什么意思?
比如我说你不可能跳过6米高的墙。一般来说没有人会反对这句话的正确性。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句话的假设拿出来考虑的话,会发现这句话根本就不成立。
第一个假设是,墙是在地球上。如果我们打破这个假设,比如放在月球上,跳过6米的墙是不是可能性就大增?
第二个假设是,你不借助工具。如果我们打破这个假设,在你脚下加个跷跷板、价格弹簧,或者更进一步,加个5米半高的大石头,翻过6米的墙是不是很轻松?
所以,有时候看似不可能的事,如果能找出其背后假设存在的错误,那么这个不可能的问题也会变为可能。
我曾经为公司的领导考察信息化供应商,领导提出一个必须要求:系统要尽量简单。
可是系统越简单,意味着会牺牲很多有用的功能,这样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我找领导去探询,为什么“系统要简单”?领导说:咱们公司的员工文化水平和素质低,担心员工们操作不了,最终不了了之。
正好我前一阵子跟这帮老板认为素质低的人打过一阵交道。我跟老板说,放心吧,这帮人操作起手机来比咱都熟练。
当“员工素质低操作不了”的假设打破以后,就不存在要求“系统简单”的问题了。
所以,当有一天你觉得有个问题肯定解决不了的时候,最好去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后面隐含的假设,一旦假设是错误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总结
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要认识问题、界定问题。
如果诸葛亮光听刘备忽悠什么“光复汉室”,而没有把问题转化为“先活下去”,那么提出的方案就会是挥师战曹操(因为皇帝在曹操手里),而不是借荆州打益州了,估计后面三国争霸也就没戏了。
所以,他们说准确地“界定问题”就已经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