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我抬头望,发现小河里小学上方的天空格外的蓝,因为在那里播撒了无数志愿者爱心的种子。
---题记
“水有舟可渡,山有径可行。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如果说所有的爱都应该被期待,那我祈愿天空上那一抹彩虹,更鲜艳更美丽,祈愿天空上每一颗星星,能代替我守护小河里小学的每一位同学,把我的爱带给他们。
暑期三下乡之际,志愿团队一行人来到距离市区七十多公里的方城县杨集乡开展三下乡志愿支教活动。杨集乡是南阳市重点扶贫村镇之一,镇里的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来维持上生计。小河里小学是镇里唯一一所小学,近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新建了教学楼,重修了操场、食堂,焕然一新的校园给孩子们带来颇多欢乐。在为期不长的志愿活动中,我渐渐地被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感染,他们的纯真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不加雕琢的美丽与动容。
为了贴近小朋友们的学习和生活,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堂互动手工课。志愿者引导小朋友在五颜六色的卡片上写上最想念的人的名字,然后折成一颗心送给他。
“你想把折好的心送给谁呀?”“妈妈。”
小女孩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我倍感心疼。她叫小月,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为什么想送给妈妈呀?”“因为我想让妈妈快点回家,我想爸爸妈妈。”
每个小女孩心中都藏着一份美好,可能是漂亮的芭比娃娃,可能是好看的碎花裙,可是在小月的心里,这份美好就是爸爸妈妈。小河水一天天流着,哗啦哗啦,流去的是岁月和年华。“爸爸妈妈还有六个月就可以回来啦,妈妈说会给我买新衣服,还有新书包的。”小月期盼着,说话时眼里放着光,嘴角含着微笑。我从她的微笑中看到了期待,喜悦和等待,看不到的或许是无助,失望和难过,时间抹不掉她对父母的思念。
语言的魅力总会让人印象深刻,听完小月的话,我百感交集,却又找不出任何有力量的文字去安慰她,去温暖她。
“爸爸妈妈一定知道小月在想他们,他们一定会回来看小月的。”看似苍白无力的语言却打动了小月。“谢谢姐姐,我会努力学习,不让爸爸妈妈担心。”
花开半夏,我牵着小月的手走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感受着一尘不染的空气,没有城市的喧嚣嘈杂,多的是牛羊的喊叫声,多的是小河水潺潺的声音,多的是小朋友爽朗的笑声。
“我不会忘记这里,短暂的志愿之行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次历练,更是一次情感的交汇,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声音。”我在心里暗自说道。
抬头望着小河里的天空,很蓝,很蓝。
小朋友们,笑的那么灿烂。
(南阳师范学院张雅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