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阅读第二层次检视阅读的使用心得。今日份成果:快速了解5本书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完整阅读一本书。
检视阅读方法回顾:书名、书本封面信息、作者、作者简介、序言、目录、主题相关章节、全书快速翻阅。
使用感受:
1. 通过对书名的提问,什么?为什么?如何?三个问题,一般在文章的目录以及序言中都会进行回答,序言中作者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可以帮助快速弄清楚,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找到主题这个事情没有什么问题了,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他的思路是什么,寻找背后逻辑。
2. 这两天看的书,都是关于如何阅读,如何学习的书籍。阅读不是看你的方法如何,而是看你如何做好笔记,即如何做知识转化,做笔记不是摘抄书上的内容,或是背下书上的优美句子。真正将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先读书了解作者的思想,让作者将他的想法传达给你,然后自己思考做笔记,将接收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我们应该做的是思考,关于接收到的知识的思考,与自身经验有关,或是与自己知道的某个事情有关的,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
3. 学习和使用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刻意练习让我们从新手成为大师,很多作者在学习方法中用到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不只是重复,是带有目的练习,练习-及时反馈-反思-练习,这样一个循环的练习过程。
我应该怎么做:
1)在自己没有搭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的基础时,第一步检视阅读弄清楚作者的主题,作者想干什么。
2)完整的读一遍,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去阐述他的观点,接收作者的观点。一定要读完,最好从不是特别难,但是超过自己认知的书开始。
3)深度阅读并做好笔记,专注于思想脉络,可以根据文章的章节,用自己的话写出每个章节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对文章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
万维钢老师在《万万没想到》中提到的强力研读读书笔记的要求:1)清晰地表现每一张的逻辑脉络;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3)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明天的目标:深度阅读1本书,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