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他们只想造几个小亭子
和朋友喝茶、聊天,度过愉快的一天。
辟地若干弓,筑茅三两室。
风潇雨晦,乐石吉金。
唯印是求,即以为社。
1905年,他们盖了一个亭子,用来铭记社团的宗旨。
“乙巳仲春,印社诸君筑亭于孤山之巅,叶君品三博考志乘,追踪住哲,题额曰‘仰贤’……吴君石潜摹刻丁龙泓先生像嵌诸壁间,以申景仰。”
知交好友们口耳相传。
渐渐地,来往的朋友越来越多,
亭子,已经不能够满足交流的需要。
到1912年,这座孤山之上,又多了许多建筑。
这些房屋不见华美,却窗明几净;
虽然不够便利,却是难得的敞亮。
“石交亭,岁壬子建。”
“山川雨露图书室,在仰贤亭西,岁壬子建。”
“宝印山房,在仰贤亭北,岁壬子建。”
山有泉,池有鱼。
往来尽知交,相识成莫逆。
从一座荒山,成了他们的世外桃源。
1913年,“同人以历年经营布置,高可凭临,幽有几席,立社之议,赞扬者众。”“既俶落于甲辰中夏,复勼庀于癸丑暮春。中缘仰贤之亭,东傍数峰之阁,北邻梅屿,南接柏堂。”
也是这一年,海上巨擘——吴昌硕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我们所熟知的西泠印社故事,自此拉开序幕。
了解更多请期待
西泠印社园林探秘
印学圣地的摩崖石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