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红楼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在喜马拉雅上听有声书,一不小心,看到了很多年前百家讲坛上风靡一时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每天中午我会准时坐到姑姑家,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看得如痴如醉,现在很多细节我都忘记了,但是我仍然忘不了自己当时的那份痴迷,那个时候,我不怎么看书,但是对这类文化节目还是很上心,当时自己从百家讲坛里面知道了很多名人,像纪连海,他只是一个中学的高级教师,准确的说就是个历史老师,就是在百家讲坛上走红了,他讲了历史上的很多人物和事件,也扩充了我的知识面。后来还知道了易中天,他在百家讲坛上《品三国》,后来我直接买了他的两本书,一本是《品人录》,一本是《中国的男人和女人》。当然后来百家讲坛还走出了很多人,像于丹了等等,只是后来我再也没有以前的那份心情了。

上学时自己最喜欢的应该是《红楼梦》,看完后,就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很多遍,誓言易发,坚持却难,现在家里还珍藏着自己2003年买的红楼梦,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自己也只真正读过一遍。

虽然当时自己只看过一遍《红楼梦》,但是在看百家讲坛上刘心武揭秘时还是有一种久违的熟悉,很多细节自己也是历历在目,只是里面的很多词自己没用心去记,反而对一些故事情节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记得上高一时,同学把《红楼梦》的开篇偈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在课桌上,我当时竟然不知道是谁写的,只觉得写得太妙了。

我在2003年2月才真正接触到《红楼梦》,一看就入迷了,那个时候我正在读高三,我用了不长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总感觉意犹未尽,想着以后一定要多看几遍,可是至今这本书已经泛黄了,还是摆在我的书架上,没有再次翻阅。今天我专门拿出了这本书,书里面夹了一些花瓣和叶子,可见当时我是非常喜爱这本书的。书在翻动时都有一股旧书专有的味道,但是我却依然能够感觉出一种熟悉的味道。

大概在两年前,也是一个偶尔的机会,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蒋勋细说红楼梦》,那段时间,我几乎利用做饭吃饭的所有空当听这部有声书,一段时间后,竟然找不到了,才发现一些人利用听众多的原因开始收费了,将喜马拉雅上的删掉了,就有些遗憾自己没能听完,其实后面还有很多。

蒋勋在讲红楼梦时讲出了另一番味道,这当然和他的个人学识和修养有关,他对美学有极深的造诣,加之《红楼梦》也是他的挚爱,小时候他就躲在被窝里看。他完全是带着我们细品红楼,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讲解。一朵花、一杯茶、一首诗、一幅画在他的品读下都鲜活灵动起来,加之他那磁性的声音,总能将人带入另一种境界,他不光从美学上细品,更是品出了一番故事细节,其实很多东西以前我根本就没看懂,估计也看不出来,经他一品读,就有了另一种视角和眼光。

后来找不到这部有声书时,还懊悔了一阵,责怪自己不早早听完,留下遗憾。估计现在就是能找到,也没那份心情继续听了,人在不同的心境下,选择就会不同。就如今天再次打开《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却怎么也听不进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古典文学,没有之一,喜欢《红楼梦》,也喜欢读和它相关的一些解读。在这里想把自己喜欢的一些书籍...
    单车岁月阅读 1,332评论 5 5
  • 乙未五月午夜上吴送龙舟法场中巧逢吴金莲女士百感而书 往事依稀感逝川,终生旧梦衍前缘。前朝世事乘飞絮,欲吐难言...
    方征民阅读 195评论 0 0
  • 飘落一夜的雪花,并没有让大地成为白茫茫的一片,大年过后的转寒也是在意料之中。依稀的鞭炮花竹,还停留在节日的欢庆中,...
    星星点辰阅读 255评论 0 1
  • 十年寒窗头悬梁,身为求学走他乡。 青云欲度五更起,与日同起奔学堂。
    千千星辰阅读 181评论 0 0
  • 与我而言,旅行的美丽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处风景会带给你怎么样的惊喜; 于绚闹中觅寻一处静寂,于高寒处觅寻一倩身影。
    46be05898a6b阅读 1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