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没有资格谈的就是读书。
因为与其他事相比,我在读书这件事上投入的精力太少了,仅能保持一周读一本书。所幸还算坚持的久,囫囵吞枣一般地看了些名著,似乎不错,实则差矣。
有位发小,是真的能读,小学初中和他一个班,老师抛的每一个文学梗他都能稳稳接住,和他聊天也是件特别愉快的事儿,因为聊什么都聊的起来。
除此之外也没什么特别的。读书本就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书只是一个载体,记载着他人的经验与感悟。读万卷书汲取的是他人的总结,行万里路是自己亲自去经历一番。在学习效率上当然是书和文字占优,但经历过的人都明白:有些事,文字是很难归纳总结的。
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会抱怨要读的书太多了,还偏偏记不住,旁人听了,便断言:读书真是无用。
其实读过和没读过还是有差距的。得其意而忘其形,读过的书知道个梗概,以后听人提到,知道个出处,就算没有白读。书中的人或故事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你,就像那句:知道杜拉斯和杜蕾斯的人会过上两种不同的生活。
至于想过目不忘,那是传说中的技能,不能追求。
重要的是,读书本就不是为了记住。小时候语文课本上要求记背的文章令人苦不堪言,鲁迅的选文让人感到阴暗,朱自清的又难免觉得晦涩。于是,便会觉得文字无聊。后来读的多了一点,见识的多了一点,明白了一些妙处:原来《诗经》描写了一幅幅如此美妙的画面,李白杜甫们为什么受历代推崇,鲁迅也不是只有《人血馒头》那样的文章,人在低谷时重读《荷塘月色》才会触及先生的意境。诗词文章们从不要求你一字不漏的记住它,读过之后,心里留个底,等到有一天,触景生情,自然会懂的。
这感觉就像张无忌在离开冰火岛前,谢逊逼他背武功秘籍时说的:“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
有趣的是,读完一本书时,自己琢磨,有点感觉,再看看名家们的评述笔记,发现“诶,原来还可以这样看,果然是大师。”但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思考了很多,觉得深邃无比,结果一看,前辈们早就讲了个通透。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追求易接受的,轻量级的东西,比如宁愿看十部青春剧,也难得花上三小时欣赏一部《教父》,热衷于言情类小说,却连《红楼梦》都没翻过。对于不那么直白的东西,总是觉得不够接地气,殊不知,读书,本就是要花一些学习成本的。你可能觉得《百年孤独》难读,没关系,马尔克斯有很多有趣的短篇不错,读了他的短篇,再回来读《百年》自然会轻松一点。实在觉得吃力,不读也罢。卡尔维诺与王小波都特别赞成一点:大多数的书都没必要抱着死啃,值得反复阅读研究的书——有,但毕竟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并不适合每一本书,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泛读,这不是说一本书翻过一遍就算完事。当你读到好的句子,便勾画下来,最好有个本子,我自己是记在文档里,每隔一段时间打开看看,多想想,自然就会领悟一些东西。读书是靠量的积累和思维的挖掘,圣人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朋友常让我推荐几本书读,这常常让我无从下手,总是怕推荐了这本,冷落了那本,推荐了这位,冷落了那位。当然,最开始读书时总觉得xxx是最好的,其他的都次一等,比如以前提过,最初读金庸时,认定金庸先生是第一武侠小说家,给朋友推荐也是把他放在第一位,后来读的多一点,发现金庸先生也模仿着大仲马,古龙的武侠好像也不赖。刚读完《围城》时,又觉得钱钟书先生是第一,后来觉得胡适、汪曾祺、沈从文等都不错。同样,最开始读了几本中外名著就觉得已经无书可读,后来读了王小波,顺着读了海明威、莫迪亚诺、卡尔维诺等,才承认: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想到还有无数的新东西等着自己去挑选,去看,其实还是挺高兴的。
杨绛先生说,许多人的问题是读的不够,想的太多。多读读书总比闷头思考来的快一些。
无数的前辈们比喻过:书是一盏灯。我是赞成的。倒不是说要靠读书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而是书籍确实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光亮。
毕竟,生活未必有多么光明,大体上,多看点书,生活总会更加有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