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民主”、“自由”等观念成了最大的时髦,各国相继掀起了一股民主化的浪潮,随后是眼花缭乱的各种选举、弹劾粉墨登场,“今天首相下台,明天总统被炒”,好不热闹。但中国人真正接触到民主、自由的思想,并实践其理念已经是20世纪后的事情了,毕竟,在中国可查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中,专制和集权才是主题,而且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强化。当然,如果一定要从字面上去找,历史典籍中倒也出现过“民主”、“自由”的字眼,只是意思与西方的大不相同。中国古代的“民主”含义是民众的主人,就是统治者的意思,“自由”一词则最早出自隋文帝杨坚之口,起因是其刚侍寝的女子被他那个完全秉承“一夫一妻制”的悍妻独孤氏所杀,所以才会感叹“朕贵为天子,却不得自由”。
当然,也有不少历史专家去翻阅各种典籍去证明,中国古代有“民主”,也有“自由”,只是后来被万恶的奴隶制度、封建等级给耽误了。在他们观念里,近现代世界的绝大部分文明成就,在中国古代都能找到源头,就算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找不到,那还有夏商周三代呢,再不济,还有三皇五帝的远古时期呢。比如“民主”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这就是夏朝之前的“公天下”时期,部落首领的权柄传递就是以禅让的方式进行的。
何为“禅让”?“禅”的意思是“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则是指“让出帝位”,禅让的对象自然是贤能而又众望所归的人。相传在尧年老的时候,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定继承者,众部落领袖一致推举舜为继承人。尧便对舜进行了三年考核,三年后,又命舜摄政。在舜的政绩得到各方肯定后,尧便举行了禅让仪式,由舜继任为部落首领。舜继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部落首领,治水有功的禹得到了大家的拥戴,又成为下一任继任者。
尧、舜、禹都是上古的贤王,根据现在流传下来的传说,其德行和能力都是备受肯定的,而禅让制也似乎确实有存在着选贤举能的意思,自然现在有人拿出来把它与西方的民主选举进行比较,甚至划等号。
不得不说,这样的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着实让人惊讶,然而,关于禅让制,本身就存在着颇多疑点。毕竟,禅让制的时代实在太久远了,距今至少四千年,是否真实存在过,让人怀疑,甚至尧、舜等人,是否真实存在过,也让人怀疑。部分历史学家直言,禅让制下的“大同社会”,尧、舜等上古先王,根本就是儒家、墨家等学派伪造的。
远古部落联盟时代,即使真的存在过禅让制,也绝非我们现在想的那般民主表决、选贤举能、温良谦恭让,而是各部落的权力角逐的结果,战争、政变可能是其主要的形式。战国后期的法家代表韩非就认为禅让制是“逼上弑君而求其利也”,《竹书纪年》也提到“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说到底,禅让制就是权力争夺、权力过渡的“精美包装”。
这一点,古人早就看穿了,因此,在之后的几千年华夏历史中,禅让制这个“精美包装”就被彻底玩坏了。如西汉末代的孺子婴禅让给篡位的王莽;到了东汉末年,曹丕也如法炮制,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之后的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无一不是通过所谓的禅让制登上帝位,开创新的王朝。想来也可笑,表面上是各种“温良谦恭让”的禅让表演,实则是惊心动魄的征伐、政变的结果。为了最高权力的争夺,各种势力可以杀到刀刀见血、无数人头落地,可在冲洗干净地面上血迹后,也必须要进行这一番政治表演,以示“得位最正,万民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