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迪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这句话在易效能从上至下整个系统里,得到完美的诠释。无论是易效能成人时间管理系统,还是亲子时间管理系统,都将反思彻底的融入到实践当中。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把反思称作为第一习惯,如果非要做出选择,只能养成一个习惯,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反思和检视的习惯。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启动,自我成长的开关。如果一个孩子养成了反思的习惯,他就能够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进入自我成长的通道,通过反思调整,进而产生下一步的行动,然后再思考调整。当孩子们学会了运用这样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会降低畏难情绪,变成一个愿意去尝试去挑战的人,因为他们不会期待完美,明白哪怕只是一个烂开始,但在开始之后不断做出调整,最终也会让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好。
慢开始、好开展、好结果,这句话是不是听来很耳熟呢?可是这慢开始要想变成好结果呀!中间不可缺失的就是反思和调整,这两个步骤。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智能轮廓。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环境,涵盖了绝大部分智能发展所需的内容,可是有一项智能啊!却成为了家庭和学校当中比较缺失的版块,那就是个人内省智能,指的是一个人检视自我行为的能力。学校和家长都更加看重孩子自我检视的结果,却缺少了对这个智能的培养和训练,时间管理的能力也是属于这个智能的一部分。拥有较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无论未来朝着什么领域去发展,他都更加容易专注、有结果。一个孩子自我检视的能力高、低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很多孩子懵懵懂懂长大的过程,都是在父母的指挥下去完成事件,父母说东就往东,说西他就往西。这样的孩子不善于思考,无论是学习还是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都但求无功无过,只要在爸妈那能过关就行了,即便成绩不错,也是在为爸妈学习,内在的价值感很低。孩子们在早期的自我检视能力和父母自身这个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在亲子时间管理系统的践行里面,我们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练习。日检视、周检视、月检视和年度检视。
日检视,顾名思义每天都得做。那具体做什么呢?对于孩子来说,每天晚上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回顾今天的打卡情况,根据约定的行为标准给自己打个分,对今天没有达成的挑战,找出没有做到的原因,然后和父母共同去探讨,需要怎么样的支持?并且做出一些调整。那对于父母来说,要根据当月和孩子设定的目标,回顾关键指标,思考问题出现在哪里?如何去引导孩子达成挑战?同时对于当天发生的关于亲子沟通当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孩子的一些进步要进行反思,找到问题或者是可复制的这些成功因素,思考加工出下一步的行动清单。日检视的形式可以是口头上的探讨,也可以用文字来加工处理。建议大家用文字记录的方式来进行,因为书写或者是敲打键盘的过程,也是在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会加深自己的体会。
周检视就是以周为单位的反思,跟日检视不同的是周检视除了自我反思以外,还需要集体共同来完成,父母和孩子参与到共同学习的集体当中。借由群体检视的机会,让孩子回顾自己一周的情况。在集体检视会当中展示自己一周的成果,分享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困难。同时去宣布下一周的挑战。孩子们需要一个环境来,实现相互的激励。所以我们最好能够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学习成长圈。
月检视就是以月为单位的反思,父母跟孩子都需要对阅读的情况进行总结。用文字的方式进行各项数据的统计呈现,并且以家庭会议的方式,对这些跟踪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到进步还有不足?介于月度实践的结果,对看板上的各项表单系统要进行更新调整。所以月度检视的时间,也形成了我们看板的固定更新频率。
年度检视是以年终总结的方式来呈现,一年结束全家一起去分享进步的喜悦。除了汇总月检视的那些数据以外,父母需要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从各个方面,来回顾自己的一年有哪些收获呢?或者说还有什么不足,明年我们有什么样的目标?提前可以罗列好这些问题,先从一些简单的、好玩的问题切入,逐渐导入。你可千万不要把它做成批斗会的感觉,问答结束以后就可以引导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把年终总结画出来,贴到学习看板上展示三个月以后,就可以收起来了。等到明年在做年终总结的时候x再拿出来做比论。
要注意的是月检视和年度检视,除了口头沟通和文字总结以外,还需要辅以一些仪式感的形式,让孩子们有在公众面前承诺的机会,以及获得更大的鼓励。
看完了今天的内容,是不是迫不及待的要想开始尝试了呢?你可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就试试看,不要用这种观光者的心态来尝试,我给大家推荐的任何方法。每一种方法持之以恒的使用,都是有效的,可是蜻蜓点水般的尝试,除了带给你更多知道却做不到的焦虑以外,不会带来实际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