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再次把《断舍离》翻了翻,我有个习惯,喜欢把之前看过的书,过一段时间再从书架上拿出来,重新翻了有标签的地方,细读一次,总觉得书读一次是不够,过一段时间再回顾,有时会顿悟、或者柳暗花明的感觉,我就喜欢这种感觉。
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
断: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要接受;只添置必需的物品。(行动doing)
舍:收拾没用的破烂儿;卖掉、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行动doing
离: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悦(❤️状态being)
说到底,物品要是不用就没有意义,并且就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需要它的地方,在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老实说,以前我确实买一些不必要,纯碎在天猫、京东或者直播间,看到有好看的,或者觉得以后会用到的,就在当下购买,买回来以后,用了几次就不用了,放在一边。后来物品买得越多,到过期扔得越多,或者小孩过一段时间不穿的衣服就直接给人或者捐了都有。后来发现自己不对劲,对物品欲望有点高,到欲望峰值之后就弃用,看了《断舍离》之后确实放下执念,退一步二步甚至三步想想,到底有无必要购买。后来调整自己心态之后,发现心态反而平稳而愉悦,因为买得其所,用得其所,我认为这就是物品真正的使用价值。
今晚再次翻了这本书,看到断舍离的机制后,我想到三个字,“懂分寸”,懂分寸不仅体现在物品,还可以用在工作上,太多欲望反而容易迷失自己,我发现自己有进步的地方,就是对所负责的项目及流程,根据自己能力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有序调整,而不是一蹴而就达到理想状态,懂分寸确实能够让我真正静下心,分析事情最根本的地方,让自己与客户之间能够处于相对平衡舒适状态,从而更好推进项目流程的优化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