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听到林清玄的这一篇散文,觉得这个题目特别有意思。只要天气晴好,我们的每一天都可以用夕阳来落款。
我特别喜欢校园所见到的夕阳,每每晚饭后,前往原来的传达室签退时,总能看到一轮红色的夕阳挂在天际,我们无法看到太阳初升时的情景,而中午的太阳又是太浓烈,只有夕阳,那么圆,那么大,那么柔和,就如一位老人一样,带着和蔼、宽容和慈祥的神情,看着我们急匆匆地走过。也曾有同事用错位的手法拍了双手捧太阳的画面,感觉就象是一个老人,陪着我们这群孩子玩似的,连那夕阳,也好像是带着笑的。每晚这时,我们是去传达室,用自己的手指印证一天的结束。如果说这是印章的话,夕阳就是落款。
今天晚饭后回的学校,出来时天还是大亮,一路上,车子很多,天也慢慢地暗了下来了。待到从松门转过来时,未驶几多长时间,就看到山头还挂着半轮夕阳,就有一种看到老朋友的感觉,终于能赶上又见到了它。很多从石塘出来的车子,排成了长龙,这夕阳也就给来石塘出游旅客的行程落了款。只是晚上天气不太好,它蒙着一层灰,模糊地只见到山头的一点微弱的亮光而已,到学校时,那点亮光也全部消失了,天也全黑了。
自然的一切实在是很神秘的,当我们把一天比作是一张书法作品时,清晨,太阳醮起浓墨的海水,将它化为金色,将天空涂亮,这是作品的起笔。一天的书写,时晴时阴,时悲进喜,时忧时乐,就如书法的粗细笔、横竖笔,错落有致,每个书写之人自成神韵,而到了晚上,也是这幅作品的结尾,总要给这幅作品落款吧,夕阳这个大而圆的落款,让我们反思这一天的收获与不足,从外在的喧嚣、外在的工作生活,走向夜的宁静,走向自己的内心。
古时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是起作歇息的标志。而现在的我们,更想将自己的生命时间拉长,日落之后,又是一天的新的开始,到午夜真正歇息下去,可能有比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更长的时间呢。这样的一天一夜,所收获的可能更为丰富。
记得有一个禅理故事:
在田野里,狐狸在追着兔子。
老禅师说:狐狸一定追不上兔子。
徒弟不解:狐狸跑得比兔子快呀,为什么会追不上。
老禅师解惑:因为狐狸追兔子只是为了一顿晚餐,如果追不上,大不了晚餐泡汤了。而兔子呢,被狐狸追上可就没命了。兔子的跑是为了保命,它肯定会尽全力,而且不会放弃。
无论什么事情,当我们拼了命去做的时候,潜力是无穷大的。而中国的神话故事也好,中国的民族精神也好,总会有一种拼命硬干的精神。这样的例子无穷多,在别的国家需要三年才完成的南极科考站,我们仅用了40几天就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发、油田建设、高铁建设以及现在的航母入水,可谓是比比皆是,这就是了不起的中国人。而我们只是没有到了那个环境中,到了这样的环境,只要是中国人,总会拥有兔子精神的。
其实没有那样的环境,我们也可以拥有兔子精神,拼尽全力去完成每天所要完成的事情,然后借用夕阳给自己的一天圆满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