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基层长篇纪实小说] ( 续篇85)
水竹凹
作者:蒋春木
85、贩运江砂
那段日子,是水竹出狱后过的最惬意、最舒心的时光。
水竹和周小玲在那个不足十平方的房间里,过着他们的小日子。
周小玲每天早出晚归,忙的不亦乐乎,脸上始终充满了笑容。
水竹几乎天天扒在电脑上,无休止的写着他那些酸文孺墨。
但是,每当闲下来的时刻,他的心里又泛起了无尽的愁绪。
水竹现在最担忧的是他的两个姐姐、哥哥和妹妹。
两个姐姐在家里早已失去了一个母亲和婆婆的尊严,受尽了媳妇和女婿们的白眼和嘲讽。
水竹的大哥一直在上海打工,出于家庭的压力,这两年,大哥水生几乎没有回来过。
妹妹水青一直在女儿家带外孙,60多岁的妹婿,在厂里退休后,现在也出外打工去了。
水竹的几个兄妹、姐姐,由于受到水竹的拖累,家庭生活都陷入了极度的困难。
水竹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无法平定了。
自己现在是一日三餐、衣食无忧,他们怎么办?
自己在这里倒是快活,可他们还在苦苦的挣扎啊。
自己总不能躲在这里,靠周小玲养活一辈子啊。
一天,张自力打来电话。问水竹能不能和江东开发区,几个混凝土搅拌站老板联系下,从江面上贩点黄砂送过去,赚点差价。
水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与外界联系了。他现在的手机号码也只有很少人知道。
水竹想了想,找出了开发区“长远搅拌”公司老板钱涛的号码,硬着头皮拨通了他的电话。
钱涛一听是水竹,也很客气。当他听说水竹想贩运江砂到他公司时,他一口就答应了。
钱涛在电话里还善意的提醒道“老领导啊,这口饭不好吃,水太深了,你一定要小心啊……”。
水竹一再表示感谢。随后,他把情况给张自力说了下,并把钱涛发来的价格清单,也发给了张自力。
一会儿,张自力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激动的说道“老大哥,这个价格能做,一吨有5至7元的差价……”。
张自力也知道水竹的情况,一再对他说,周转金由他拿,赚了钱一人一半,亏了是他的。他让水竹把车子带着就行了。
晚上,水竹把情况对周小玲说了。周小玲也看出他近期心思重重,她什么也没说,从柜子里取出了五千元,让水竹带着。
水竹只拿了二千元。他想,带上油钱就行了。第二天,水竹开车从江东市过,和张自力一道,直奔江边码头。
沿江市江边有一、二、三号三个码头。从江东市到江边码头有150多公里,他俩赶到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他们立马找到了几个砂贩子和船老板,详细了解到了砂市和船运行情。如果从砂贩子手里采购,利润空间就很小了。
他们通过一个中介人,找到了一个采砂船老板。张自力与采砂船老板谈好了价格,当夜就找了一条船,装运了3000吨1.0-1.3MM的江砂。
张自力押船随行。水竹连夜赶往了江东码头。等到了码头,已是早上四、五点了。
中午时,张自力押着砂船到了码头。水竹立马通知了长远搅拌的钱涛。
下晚时,一船满载的江砂运完了。
钱涛也知道水竹的现状,砂子装完了,他特意安排财务把钱一分不少的汇给了张自力。
第一船砂平平安安。这一趟下来,他们净赚了二万二千多元。
张自力当即转给水竹二千元,说是先补点油钱,其它赚的钱先放着作为周转金。
水竹当然没有异议,本身自己也没拿一分钱。
接后,他们又连续贩运了两船。合计赚了六万多元。二十天不到,每人可分三万多元。
水竹高兴的把消息告诉了周小玲。周小玲一再提醒他要注意身体,别光顾着赚钱。
一天,张自力对水竹说,要想多挣点,就必须要到长江中游。到南昌、武汉一带,直接装运江砂。
那天,水竹开了五个多小时,赶到了黄石市一家宾馆。宾馆里住着一个姓黄的砂贩子,是江东市柳河乡人。
张自力是通过其他的砂贩子,联系上这个黄老板的。听人说,这个黄老板专门在黄石、南昌一带贩卖江砂,对那里的行情非常熟悉。
水竹和张自力到达宾馆时,黄老板已经在宾馆住下来了。此人三十几岁,中等身材,白白净净,长着一幅厚道、诚实的憨像。
黄老板一听说都是江东人,格外的热情,晚上非要拉着张自力和水竹一起吃个饭。
黄老板给张自力介绍了砂市的行情。由于政府严禁盗采,江砂十分紧俏,需要排队等砂。
当天晚上,黄老板带着张自力和水竹两人,来到了江边。说好一起去采砂船上看看砂子。
等了很长时间,江心里出现了一盏微弱的灯光,随之,也传来了“哒哒”的马达声。
好一会儿,那只小船靠在了岸边。船上搭了个两头通风的遮阳、挡雨的棚子。
众人上了船,小船又缓缓的向江心里驶去。
夜里的江面,显的特别的惨人。 浓浓的夜幕与江水浑然一体。
远看平静的江水,到了江心处,却是异常的汹涌,滚滚的波浪,好似沸腾了一般,卷起团团的旋涡急流而下。
忽而,江面上风起云涌,小船剧烈的摇摆起来。凌厉的寒风象针扎的一样刺在人的脸上。
水竹和张自力冻的瑟瑟发抖,牙齿咯吱、咯吱的碰撞起来。大约半个多小时,小船终于开到了采砂船的一侧。
张自力望着高约七、八米的悬梯,再看看下面湍急的江水,他再也不敢上了。
船老板只好用绳子绑着他,上面有人拽着,下面用手托着,好不容易把他弄上了船。
水竹也是胆战心惊的爬了上去。
那条采砂船正在江面上盗采,伴和着隆隆的机器声,源源不断的江砂流入了船仓。
黄老板介绍道“前后几公里处,有他们放哨船。另外,他们在监察队也安排了眼线……”。
他凑近张自力,小声的说道“那边,只要巡逻船一出动,他们就会收到消息……”。
船老板带他们看了看砂样。据黄老板说,这一带采的砂子都在1.5至2.0mm之间。砂质干净、漂亮。
张自力与船老板谈好了价格。但是,船老板一口咬定的说道“三天后才能取到货。现在没有……”。
另外,船老板又说道“你们确定要货,必须先交五万元订金,余款在取货时一次性交清……”。
一切谈妥后,众人又乘着那只小船返回到岸边,又一起回到了宾馆。
一行人到了宾馆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黄老板不紧不慢的问道“采砂船老板等着我回话,现在江砂非常紧张,几乎是一天一个价……”。
说过后,他又问道“你们准备怎么运?是等在这儿押运回去,还是我帮你们安排好,你们回去在江东码头接?”。
张自力回道“我们商量一下,现在不早了,明天早上再定吧……”。他们各自回到了房间。张自力和水竹到了房间后,商量了半天,总觉得没有多大的风险。
毕竟黄老板是江东市人,他还能跑了不成。
第二天上午起床后,张自力把事情拜托给了黄老板,并答应每吨砂子给他2元的回扣,船到江东后立马兑现。
黄老板非常客气的说道“你们放心的回去吧,大家都是江东人。以后,我们还要长期合作呢……”。
水竹和张自力就这样回去了。
三天后,黄老板打来电话,说道“船已装好了,夜里就启程。大约三天后到达江东码头,我会在最后一天,把船老板的电话号码告诉你……”。
又过了三天,黄老板把船老板的号码发给了张自力。张自力立马与船老板联系上了。
船老板说下午就能到达江东码头。
当天下午,他俩一早就来到了码头。直到下午三点后,船终于到了。
张自力慌忙的跳上船。看到砂子,他彻底傻眼了。
这船砂根本不是张自力订购的江砂,他们定的砂是1.5-1.8mm的江砂,这船砂只有0.7-1.0mm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黑老标”。
张自力赶忙拨黄老板的电话,对方手机忙音了。
水竹也急忙问船老板怎么回事,船老板一头懵逼的回道“什么黄石?我就是江边一号码头的。那个黄老板让我送来的……”。
水竹和张自力明白了,被那个黄老板坑骗了。俩人气的脸色都变了。但也没办法,现在去黄石去找,人肯定早溜了。
张自力有气无力的说道“老哥唉,现在什么也别说了,先想办法把这船砂处理掉,减少损失吧……”。
水竹只好给钱涛打了电话,如实说明了情况。
钱涛听完后,也没有回绝,立马安排车子,按市场价把这船“黑老标”运回了公司。
水竹给钱涛回了个电话,一连声的表示感谢。
这船砂一共亏了九万多元。
连同前面的三船砂,他们共贩运了四船砂,不但一分钱没赚到,还亏了近三万元。
好在前面三船还赚了不少。否则,这次就亏大了。
水竹和张自力商量这件事不能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