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丢掉》林徽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初读之下,感觉这似乎是一首“朦胧诗”:诗人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是对某种人生际遇的怀念?是对某种人生理想与信念的追求?是对纯洁、真诚的人际关系的期望?是对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的呼唤……好像都说得通。这从“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你仍得相信”这几句中可以得到一些暗示。但是,“热情”究竟指的是什么?可以让我们“热情”,可以称之为“热情”的东西太多了!至于“真”,含义也是极为广泛:是“真善美”意义上的“真”?是“童真”意义上的“真”?还是与“假”相对的“真”?那么,诗人是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是在感叹韶华已逝,童真不再?是在批判“假大空”?“相信”呢?需要相信的是“什么”?诗人同样没有明说。那么,我们就用细读法,一句一句地来破解这首诗罢!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这表明诗人是在怀念,或者说是在回忆过去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之为“热情”,“热情”可以指称的对象很广,可以指对“人”的热情,比如爱情、友情、同情等;也可以指对“事”和“物”的热情,比如某种兴趣、爱好与理想、追求。再往下求解:“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这几句是说过去这种“热情”已经像“流水似”的流走了,或者是说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子像流水一样)而黯淡下去了,如今已“渺茫”难寻,只剩下了叹息。“渺茫”可以用来形容抽象物,如“希望渺茫”,也可以用来形容实在物,如“人迹渺茫”“音讯渺茫”。究竟何所指?需要进一步求解。“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这两句看来是指那种失去的东西现在的所“在”。既然是一个具体的环境与处所,那么看来,这个东西乃是一种“实在物”而不是抽象物。这样,“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中的“真”应当是“真诚”与“真情”意义上的有具体的指涉物的“真”,而不是“童真”“真理”等抽象意义上的“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给了我们答案:“只使人不见”。显然,失去的那种东西是“人”!这人已经不在诗人的身边了,诗人只能“梦似的挂起”,常常在梦中牵挂。那么,这个诗人牵挂的人到哪里去了呢?出门远行,音讯全无,还是……再返回前几行:“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什么人会居住在“山泉底”?似乎只有死人才可能“在黄泉路上”“在九泉之下”。似乎只有坟墓才会“在黑夜”“在松林”。看来,这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这个死者与诗人又是何种关系呢?“亲人”?“友人”?“情人”?“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什么样的关系才会用“要回”“那一句话”?“那一句话”是什么样的话?诗人用一个破折号,轻轻掩过去了。这是一个隐语。似乎只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才用得着。再看“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一般而言似乎只有情人、恋人之间的关系才用得着“热情”这个字眼形容。“要回”的“那一句话”是什么样的话?很像是男女恋人之间的某种“誓言”或“承诺”。“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这一句中的“回音”倒不如理解为“回应”,恋人之间的那种承诺与回应。那么,这是恋人、情人关系无疑了。到这里,我们可以恍然大悟:这首诗是在悼念一位死去的恋人(或曾有过恋爱关系),这是一首“情诗”兼“悼亡诗”!

  诗的主旨与大意被我们破解了。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诗人写得这么“朦胧”?正常而言,情诗与悼亡诗似乎不必写得那么隐晦。那么,这是因为某种忌讳?这就得从诗人的现实生活入手才能理解了。这首诗是现代著名女诗人林徽因为了悼念徐志摩而写的。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乘飞机赶赴北平参加林徽因当晚的学术报告会,飞机遇大雾,不幸失事。一九三二年夏林徽因写下这首诗,作为悼念。这首诗表现的含蓄与委婉就得从林、徐二人的关系说起。林、徐二人于一九二零年在伦敦相识。由于互相欣赏于对方的才情,以及共同的文学爱好,两人相互倾心。但此时林才十六岁,而徐已二十四岁而且已婚。而且,林的父亲已与梁启超达成默契,将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梁、林、徐三家都是名门望族,这更增添了其间关系的复杂性。因此,一九二一年十月林随父回国,以回避徐的狂热追求。徐志摩不死心,于一九二二年六月与原配张幼仪离婚,并回国追踪林徽因。但此时林已渐渐接受梁思成。一九二四年六月梁思成携林徽因赴美留学。一九二六年十月徐志摩和陆小曼成婚,一九二八年林、梁成婚,回国。此后徐志摩以好朋友的身份与梁、林往来甚密,关系甚笃。显然,林、徐之间确有一段恋情。由于三方的家世背景与名望,确实不愿因“三角恋爱”的名声而受损,因而采用委婉、朦胧的方式也确有必要。然而,林、徐之间又确乎不仅仅只是恋情,也还有深厚的友情甚至是亲情!甚至连当事人——诗人自己也未必分辨得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混杂性。在作于一九三一年的《仍然》这首诗中,林徽因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我却仍然抱着百般的疑心/对你的每一个映影!”林徽因在几十年后向儿子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①这都表明,林对徐志摩的爱情表白也还并不确信。

  对照林、徐的关系,我们可对《别丢掉》这首诗作进一步的领会。《别丢掉》作于一九三二年夏,但迟至一九三六年才发表。延迟发表,一是可能因为内容关系,当时觉得不宜发表,二是诗人有感于时光流逝,徐志摩已渐渐被人遗忘,因此有拿出来发表以提醒自己,抚慰亡灵的意思。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林又作《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也还是这一意图的反映。林徽因还作过一首名《那一晚》的诗,诗的开头有这样几句:“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这一晚的景象“星”“夜”、手挽手的“人”也正可作为《别丢掉》中“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这句话的背景。至于“松林”和“山谷”当是实有之物,指北京香山。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一年林徽因患肺病,曾长住香山养病,徐曾多次前往探望。一九三二年夏写作此诗时,林就住在香山。

  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徐志摩在送别林之后,曾写过一首题为《你去》的诗,连同一封信寄给林,“请教女诗人”,其中有诗句:“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这里的“我爱——你”正可以视作“那一句话”的同类语。而林徽因则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发表了《仍然》这首诗,作了如下“答复”:“……/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片的沉静/永远守住我的魂灵。”这一“问”一“答”正可以作为“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的注解。在《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中林徽因有这样一段话:“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②人生的这“一串疑问”既可能是指对两人之间关系的性质的疑问,也可能是指诗人对当年自己的选择之对错的疑问。这个“疑问”与《别丢掉》中的“你仍得相信”可以视作是“互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林徽因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短篇小说阅读 1,113评论 0 15
  •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
    缺疏阅读 204评论 0 0
  •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暗,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持着...
    戴马阅读 297评论 0 0
  •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
    诗沐阳阅读 304评论 0 0
  •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
    m茕兔阅读 2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