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吧。
那是一个偏远地区,山的一面住着几十户人家,她们的那面山却只住着十几户人家。三十年前,她们的父母经人介绍而组建家庭,她们的父亲是家里的老大,结婚后分家住在祖父留下的老房子里。还有三个叔叔也相继结婚组建家庭,日子清贫却也相安无事。
可是当她们的哥哥不幸没了后,她们母亲苦难的一生也开始了。刚为人母的女人没有人照顾月子,还得自己做饭洗衣照顾孩子,苦点累点都没什么。可是很不幸,她们的哥哥在襁褓里才三个月,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染上风寒被那愚蠢的村医打了一针青霉素就越来越严重了,当她们母亲心急如焚的去找她们爷爷时,爷爷冷不零丁的不管根本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医院也没人带去治,待她再回去看时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不行了。可以想象一下,那是怎样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啊。
之后的几年她陆陆续续连生了她们三个女儿,都没有再生到儿子。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更是不会喜欢她了,从来不给她的母亲带一下孩子,出去干活或是赶集了,她们就在村里到处玩,玩累了困了就睡在石板上,细雨淋湿了衣服和头发都没有人来把她们抱回去。村里一些鼠目寸光的人老是冷嘲热讽的说她们家没有男孩,以后没有依靠,只有去当和尚,还毫无顾忌的吵嘴就大句小句的挖苦。
她们的父母都太老实了,任别人怎么欺负都忍着,一家人挤在那个几十平方的木房子里。每当去同学家玩,看见她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时,她们多希望自己也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啊。每当现在看见村里那种穿得脏兮兮又可怜的小孩,她们想小时候就应该也就是那样长大的吧。她们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一定要给父母争气,要有大大的房子,要保护她们。
渐渐的她们长大了,念书了。当大姐把属于这个家的第一张奖状拿回家时,母亲高兴得不得了,从离家很远的地方就开心的一直逢人就拿给邻居看,然后回家把它小心翼翼的贴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深怕别人看不见。
她不知道这样金黄色的奖状在后来的几年里被她们姐妹贴满了整个堂屋,贴不到了就贴到香火上去,贴到房间里去。每个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意味深长的欣赏一遍墙上的奖状和,然后夸奖一番。只是她们的父亲却心如止水般,从来都没有给任何奖品和鼓励。他的内心肯定是开心的,只是每个孩子成绩都那么好,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有的人就说“读书厉害有什么用啊,还不是没钱供”
“再怎么读,也是女孩,还不是要嫁人”
“菇凉家读那么多书干嘛,认得几个字就可以了”……
幸运的是她们遇到了一位好父亲,无论多么艰难都咬紧牙关绝不放弃。他明白,读书是大山的孩子唯一的出路。不想她们以后的人生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汗如雨下。
大姐念小学二年级时,腿被邻居家的狗咬了,肉都咬掉了一块,却只是敷了点牙膏和红药水,没有赔偿没有道歉。腿不能走路了只好辍学在家养伤。半年后开学了,母亲却不想让她再回去念书,因为交不起昂贵的学费。父亲很生气,说不读书怎么行,女孩子更应该多读点书以后才不会被人欺负,最后只有把家里的黄牛卖了。她直接跳级读了三年级,可是她的伤口还没痊愈,父亲只好每天背着她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学校。把她放到座位上坐下了才回去,放学后再来接她。那是包含着父亲怎样的希望啊,所以她一直都很听话很文静,父亲也格外的护着她。
妹妹小时候像个男孩一样,有人欺负母亲或者说她们母亲坏话那她是绝对不允许的。读书却认真刻苦,放学回家你绝对只看见她每天在屋檐下的板凳上看书做作业,没有什么能打扰到她,去放牛都带着书。从小就领导力十足的她,把小朋友召集到家里来,学老师给她们上课,做得好的奖励一根红薯干,不好的就惩罚打手掌。老人们常说,三岁看到老,她注定不一样。
日子就这样年复一年,初中时她们的父母带着最小的妹妹外出打工了,留下她们两姐妹相依为命。她们自己在家种菜,自己煮饭,没有和爷爷奶奶生活,放学就在家画画读书。她们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大姐的理想就是当一个美丽知性的画家,二姐的理想就是当一位老师或者当一名医生。
一切都天随人愿,大姐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二姐也读的是县里最好的初中特尖班。只是城市里的消费很高,加上昂贵的学费,他们那样困难的家庭又能支撑多久。多愁善感的大姐就开始担心起来,她才学的美术班每个星期光颜料、笔、纸都是一大笔开销,虽然老师免去了她半年学费,不可能每年都免,学艺体本来就是比较烧钱的。想着自己那样的家庭还是算了吧,父亲一个人怕是承担不起以后那天文数字般的学费的,与其以后谁都读不起还不如让妹妹读,她成绩比她好一定能考个好大学的。她开始有了辍学的念头。现在想起来,如果那时候有人告诉她可以贷款该多好啊,没有人告诉她,她也不知道贷款后可以一年一年的慢慢还。
一切都来得那么巧合,春节过年时她们的小叔回来了,她想着正好可以随小叔一起去父母那。大姐只是跟小叔随口一说,没想到那天下午她们正在邻居家吃喜酒,小叔就说他要走了问她要不要走,她就马上回家收拾行李,没有来得及跟同学告别,没有跟邻居告别,就跟妹妹说她要出去打工了,让她好好读书,照顾好自己。
从此她和校园生活无缘再见。
去父母那边她们还是住在一个小出租屋里,第一天晚上就煤气中毒的她可把父母吓坏了,幸好她是幸运的及时拯救了自己。没待多久她就离开父母独自去闯荡,一个人找工作,一个人吃饭睡觉,一个人面对老板的严厉和社会的冷漠。偶尔下班后去网吧看看有没有同学朋友给她发消息,然后给他们留言。夜深人静时她独自流泪,在梦里经常梦见她们。
村里同龄人就数她最大,没有前车之鉴,没有人教她人生路该怎么走,婚姻应该怎么选择。一路披荆斩棘跌跌撞撞走过来,吃了很多同龄人没有吃过的苦。
她很幸运,无论做什么工作业绩都是最好的,也从来不势力的巴结讨好谁,总是独来独往。虽然人在外心里却时时刻刻念着家里。有漂亮的衣服自己舍不得穿都寄回去给妹妹穿。
妹妹也终不负众望,考上了211重点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她们的父母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这一天。给她大办学酒,亲戚朋友都来道贺。
上大学后她没有谈恋爱,毕业后她依旧不敢怠慢,室友们都有有了甜蜜的恋情谈恋她却没有,不是她不想谈,她也有自己喜欢的男神啊,只是她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怕荒废了学业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姐姐,怕自己一事无成她们家还会继续被人欺负。所以输不得。当她想去勤工俭学挣生活费时,父亲和姐姐都阻止她,不想让她分心,让她专心学习就好,其他都不要管。
就在她大二,小妹高中暑假那年,她们父亲得了很严重的肾结石,需要割掉一个肾,不然就会得尿毒症。这样的噩耗对于父亲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的。这意味着好几万昂贵的手术费和两个女儿以后的生活费该怎么办。
当父亲低落沮丧的打电话给大女儿说时,她让父亲不要害怕,她会想办法的。那一刻她让父亲放心女儿也能依靠,没有让他失望。她拿出了这些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和小妹带父亲去了台州省附属人民医院,强装镇定的签下意外书。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虽然中途发生意外抢救了一晚上,但终究是度过了危险。这一次她们像小时候父亲照顾她们一样的照顾他,扶他走路,喂他吃药,喂他吃饭。累了就趴着旁边睡一下,两姐妹替换着照顾。
父亲缝了十三针的伤口虽然非常疼,但心里是开心的,他很欣慰,他的女儿们并不比别人家的男孩差。醒来就跟小妹和姑父说,“幸好之前你大姐带我去把二十多年的鼻窦炎治好了,不然这次手术插不了鼻管才老火”。那一刻,她知道父亲对她是欣慰的
手术后医生说她们的父亲不能干重活了,至少需要休息一年。这一年多里两个妹妹的生活费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姐在负责,她每天加班加点的和客户周旋,只为多办几张卡,多卖几样产品。她没有向亲人邻居们借钱,也没有让任何人幸灾乐祸的看笑话。当然这一切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感谢公司领导同事组织的募捐,感谢那个一直在身边无条件支持帮助她的人。
之后每逢春节回家,耳边都是围绕着村里人夸奖,甚至成为邻村的乡里乡亲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家常。从此改变了很多父老乡亲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如今,他们不再只想生男孩,不再认为女孩不能依靠,说着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可是对于她们姐妹来说,那些惋惜的话都显得都特别刺耳,因为她们的母亲就因为没有儿子受够了白眼冷漠早在她们小妹十二岁时离开了她们,开始了另一段操心的人生。她们怪自己长大得太晚,没能改变母亲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培训老师问的一句话。
“什么是孝心”
当时在场的几十位学员都没回答对,就我斩钉截铁说
是“让父母有面子”!
培训老师立马鼓掌,“是的,给他们买吃的穿的都只是一颗小孝心,只有让父母有面子,一提到你脸上就扬起自豪,才是最大的孝心”。
她们三姊妹对于那个小家庭来说,应该是做到了的,没让含辛茹苦的父母失望,就是最大的孝顺。虽然大姐辍学了没有像妹妹们一样念理想的大学,却胜似大学。这些年一直积极乐观的学习培训提升沉淀自己。二姐毕业后在中药公司项目部,只是一年时间就升为副部长。小妹也在念大学了,再两年毕业后,辛苦了大半生的父亲就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不用再几十年如一日的朝九晚五。
这就是所谓的先苦后甜吧,只有不像命运低头,勇往直前,你想要的上天都会给你,或早或晚。
她们就是那高山上的铿锵玫瑰,经历风雨再见彩虹。即使没有在肥沃土地里也傲然地绽放,即使被命运击痛也仍然没有气馁,即使遭遇挫折依然把脆弱留给自己把坚强留给别人,平凡却努力积蓄力量让自己变得强大。
愿所有人从此一生平安幸福。
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