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认为世上有某个道理、某本书、某个人能让人瞬间认清自己、懂得世界、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包括这本书。但我始终认为,读本好书至少如同听一位智者讲课,总有一句能触动到你、帮助到你。这本书更是如此。常被人苦问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今日幸有此书可荐。
黄菡老师口中的这本书就是奇普·康利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本书运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很形象地将一些基本情绪,比如绝望、痛苦、失望,遗憾和焦虑等情绪,基本通过简单数学四则运算,加、减、乘、除进行分解组合,粗暴明了地解析了一些基本情绪背后的微妙关联。
这本书的作者,奇普·康利通过罗列一些情绪方程式,启发读者解开细腻情绪背后的思绪构成:在自己情绪混乱时候,对照一下情绪方程,也许可以拎回思绪的主线,渐渐寻得情绪困境的出口方向。
以下就简单的枚举几个现成的干货,希望有所启迪:
1·【绝望 = 苦难 - 意义】
“绝望就是当承受的苦难变得毫无意义的结果。”
当自己处于相对绝望的处境的时候,可以试着把自己绝望情绪进行分解,把自己的关注点从当前面临的苦难困境的不安中,转移为对自我进行提问:“在当前的困难下,我能学习到什么?”。所以当感到绝望的时候,不妨多去挖掘困难背后的意义,而不是执拗于眼前的困境,可以帮助自己缓解绝望情绪的束缚。
2·【苦难 = 痛苦 * 抗拒】
“苦难的情绪是我们对曾经拥有或者认为应该得到的东西的过度依恋造成的。”
“我原来过的很快乐,可以轻松的应对各种问题,而且大家都很喜欢我”,“我本来可以过着他(她)的朋友圈描述的生活”……诸如此类的各种对于曾经生活或许是认为自己应该拥有的依恋,并因此而衍生出来的抵抗情绪是引发苦难困境的原因所在。所以如果我们把痛苦视为客观不可变的存在,那么可以通过选择削减抵抗情绪,选择面对现实,并且接受现实来帮助自己走出苦难情绪。
3·【失望 = 期望 - 现实】
“按照这个等式,你有两种选择可以减少自己潜在的失望:要么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要么改变现实,至少是削弱你的现实感。”
试着去避免自己进入以行动结果为导向的思维中,而是更关注行动过程中的现实意义和付出努力,等到行动结果公布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更轻松的面对事实。
4·【遗憾 = 失望 + 责任感】
“这是一种更加成熟的情绪,表达对因不幸的个人选择而导致的结果的不满。说的极端一点,遗憾就是责任感的放大,我们选择痛苦地沉溺于遗憾,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了自责。”
遗憾的背后其实不单单是失望情绪升华,里面还掺有责任感在其中。但这种情绪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实质性的混乱,所以这里只做简要的描述,但书中关于遗憾的两个描述,让人记忆深刻:
“只能这样聊以慰藉:在我们活着的生命里,困难重重、期望众多,但总会有些片段时间,原来只存在于幻想中的事情得以实现……虽说如此,我们仍然要珍惜这座城市、这个清晨,对一切的一切给予更多的期望。”
“人们常常因为深受'令人遗憾的行动'所带来的短期刺痛所影响,所以更倾向于不采取行动,却忽略了此举所带来的长期折磨。”
5·【焦虑 = 不确定性 * 无力感】
“这个方程中存在两个变量:你不知道的(不确定性)和你不能控制的(无力感)。这个方程是运用乘法产生的结果,所以可以改变其中一个变量,减小到接近零,你就可以明显的减低你的焦虑。”
对于当前焦虑的处境,如果你十分确定事情结果,同时你也知道无力去改变它的时候,通常会逆来顺受,比较不会感到焦虑。同样的,感觉到不确定却充满力量和干劲,意味着你对任何迎面而来事情的应对能力感到舒适,那也意味着你的焦虑相对减弱了。
面对焦虑的时候,尝试通过制作四象系列表,交叉列出自己当前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事项,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事情,重新拎回思绪的主线。焦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所以,去直面它而不是选择逃避,还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短暂的“释放期”(也可以理解为阶段小目标的正反馈奖励)休憩加油,再启途。
写在最后,希望能让你有所思,有所得。
END.
我是阿凯古
原生态it男一名,后面叛逆去做了金融投资
现在兼职金融加IT,加各种健身,电影,旅游,文字,读书活动
希望您能喜欢我的文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