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的节目正在讨论关于中秋月饼的话题,参与者纷纷细数各类自己或喜欢或嫌弃的月饼。我脑子里想的却不是月饼,而是那一张张薄薄脆脆的烤饼。
生长居住在丹阳,这里除了四门八乡的方言大相径庭,风俗习惯也各具特色。
中秋节,老家吕城一带的人或许可以不吃月饼,但一定要吃烤饼,圆圆薄薄的烤饼寓意着团圆。
烤饼并非是置于炉膛中烤出来的烧饼,而是用面团包了韭菜末及肉末后慢慢按成薄薄的圆饼,将两面均匀撒上黑芝麻,然后入锅中煎至金黄香脆。因为用的是菜籽油,刚出锅的烤饼,兼具菜籽油、芝麻和韭菜的香味,明知会烫了手、烫了嘴,仍忍不住立马就去抓来咬上一口。即使是平时不吃韭菜的人也抵御不了它的诱惑。
如今的吕城烤饼已被认定为丹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做烤饼的人也成了这一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传承人。
尽管现在的烤饼里添加了各种的馅料,但我从来都觉得自己家做的烤饼是最好吃的。我们家做烤饼也不会放入肉末,只包纯韭菜馅的,我们似乎更爱这纯粹的味道。
家中每次做烤饼,似乎都是一项精工细作的工程,做准备工作的是我妈,我爸负责具体实施——做饼。
头一天,我妈就得把韭菜摘好洗净。妈洗韭菜时会把韭菜放入水中顺着水一遍遍轻轻地甩动,而不是用力揉搓,妈说韭菜搓烂了容易腐烂。洗净的韭菜被展开铺在筛子里,如一朵盛开的绿色韭菜“花”。这“花”被放在阴凉通风处,而不放在阳光下,晒蔫了的韭菜会发苦。为了晾干水分,妈隔段时间就会去翻一遍韭菜。
处理好韭菜,妈开始准备做饼用的面粉和芝麻。家里用的面粉,妈都需要用小细筛筛一遍。从小到大,我都是看她边筛面粉边唠叨那句,面粉不筛哪能吃?妈把黑芝麻摊在一张大白纸上,一点一点剔除里面的杂质。
为了做烤饼,第二天天不亮爸和妈就起床了。我爸先把面揉好,尽管一年中做不了几次饼,但爸似乎总能拿捏好面的软硬。爸说面得醒好,醒的好的面团有劲道,做出的烤饼才不会破。另一边,我妈开始切韭菜末,韭菜根部比较硬,是要切掉的,不然也会戳破面皮。
等我们三个孩子起床了,爸才正式开始烤饼,烤饼只有现做现吃才是最香,饼冷了会发软,少了香脆感。
无论是儿时,还是长大后,看到爸在做烤饼,我都喜欢站在灶旁看着。小时候是急切地等待烤饼的出锅,成年后是享受一家人做食物时其乐融融的氛围。
醒好的面团被爸拽成了大小相等的面剂子,除了盐,爸做饼不需要其他调料。韭菜末在做每一块饼时才按量拌入盐,拌早了会有汁水渗出。爸展开面剂子,把拌了盐的韭菜末如同包包子一样裹在其中,按平,两面撒上芝麻。真正考验做饼技艺的便是接下来的按饼了,包了馅的饼,要摊圆摊薄,又要不破。我自己做过一回,稍一抻面皮,上下都破了。爸用洗净的长酒瓶当擀面杖,擀到差不多时,就得把饼坯转移至锅中。家里用的不是平底锅,是普通的大铁锅,锅需烧热,爸得迅速地一只手轻按饼,另一只手继续把饼坯尽可能抻大抻圆,稍一停顿,饼被烤硬就无法抻开了。
饼抻好,轮到我妈来煎饼了。妈沿饼的边缘淋入菜籽油,待一面金黄,随即翻个面,再次淋入油。不需几分钟,一张饼就做好了。虽然这几年都是我给妈打下手,由我煎饼,却总觉得煎出的饼不如我妈的酥脆,想必爸和妈配合才更默契!
第一张饼总是一家人分享的,我们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咸了,淡了,薄了,厚了……爸会根据我们的评价适时地改进,然后继续为我们每个人做出一张又大又圆又香的烤饼。
小时候的我不太清楚别人家的父亲会不会做饼,因为我们家都是爸做饼,我想当然地认为每家的爸爸就应该会做饼。成年后每次吃着爸做的烤饼因为口腹的满足感,心里更有着满满的幸福感,也庆幸自己有个一直为我们做饼的老爸。爸做饼就如同他写字、行文、做事、做人,都那么一丝不苟。我竟然有点羡慕我妈……不是每个男人既能担起外面的重担,又有这份柔软细腻的为家人做食物的心性。
我们曾以为爸会一直为我们做中秋的烤饼,爸却匆匆离我们而去,以致我们长时间无法适应。
2009年的中秋节,赶上了国庆六十周年假期,距爸离开我们已七个多月了。我和姐都不愿提及烤饼的事,妈却说年年做烤饼,今年当然也得做。
于是,妈又像往年做烤饼时一样开始准备了,洗韭菜,凉韭菜,筛面粉,拣芝麻。只是这次改成下午做烤饼,妈揉面、做饼,我来煎饼,后来姐也过来了。
到揉面时,妈终于没能忍住眼泪……妈说:“你爸爸去年中秋就说让我做烤饼,我还回他,有你在,哪要我做?!”
开始的几块饼按到后来就破了,妈很懊恼:“你爸爸看到这样的饼肯定要说的。”姐安慰妈:“饼破了就薄了,更香。”事实上破了皮的饼除了不美观,也确实很香。
越做到后来,妈越熟练,面已醒得更有劲道,面皮怎么拉扯都不容易破了。妈这才如释重负:“难怪你爸爸说要把面醒好,下次就晓得了。”
以后每年的中秋,妈做的烤饼也越来越薄越来越圆了。
我给我妈打电话时,她正在烧午饭了,我问:“姆妈,下星期中秋节还做烤饼啊?”
被我这么一问,我妈似乎才想起:“噢!要到中秋节了。做,下星期天凉快了肯定要做的。”
妈真的老了……今年中秋节,我也该学着做烤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