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一篇之前,建议你先看看我的《如何让孩子了解“零花钱”》//www.greatytc.com/p/c4b528100100,因为这个解决方案,是建立在零花钱的基础上的。
虽然此前一直有教他们自己收拾玩具,但架不住有时候他们就是不想干(像极了我知道地板该拖了但是总觉得还能忍两天的样子),最后还是得大人代为收拾,不然没法拖地板啊!
“零花钱很宝贵”这个意识生成后,我突然想到一个法子了。
首先,我依然会提醒他们收拾玩具。
如果他们听话收拾好了,结束。
如果他们不想收拾,那么……
“那我来收拾吧好不好?不过我收拾起来的玩具就是我的了,如果你们想要拿回去玩,就要用你们的零花钱来买回去哦!”此处需要停顿,让他们思考利弊,并且有必要的话指着那辆车说这个我要卖五个零花钱,指着磁铁片玩具说一片一个零花钱等等。
“哇我可以卖好多钱哈哈~我来咯我来咯,我来收拾玩具咯~”语速要快,动作要慢,给他们足够的反应时间。
这一招,屡试不爽。
“不要!不要妈妈收!”
然后就能看到他们火速地收拾起所有的玩具,一个小积木都不带剩下的。
当然了,在此期间我要假装很努力地跟他们抢玩具,没收拾到玩具还要装得很挫败和沮丧的样子,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这一招,目前来说是奏效的,但是效用期是多长,我也不能保证,因为他们也越来越有思辨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讨价还价)。
这样很好,当他们的思辨能力在我们之上的时候,说明他们的逻辑已经比我们缜密了,为人父母,当心中甚慰。
最后还想要再说几句我觉得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用零花钱来鼓励孩子自主做的事。
在我们家,吃完饭后,会引导孩子自己把饭碗拿到厨房,然后回来把吃饭的凳子叠起来(我们用的是普通的红色塑料凳),接着自己去洗手盆漱口洗手。他们做这些事情,非常值得表扬和肯定,还有感谢和奖励,我可以给他们个大拇指,给他们一个拥抱,但唯独不要给零花钱当作奖励。因为这会把他们自主做好事、帮忙别人的心意给物质化。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一个“你给我零花钱我才干”的心态,完全体会不到帮助别人的意义感和自己自主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
第二,不要所有的东西都用零花钱来买卖。
我虽然会摆摊,但是我不是把所有的零食都拿来摆摊。
我更经常是请他们吃,并且告诉他们,妈妈很爱你们,我愿意跟你们分享我的零食。
分享的时候纯分享,摆摊的时候纯摆摊。(未来摆摊的形式可以再丰富一下,比如大促销、买二送一之类的,提前了解腹黑商家捞钱操作)
第三,不要把零花钱当惩戒工具。
零花钱是一个快乐的事情,存零花钱就是存快乐。如果做错事的时候,就要被剥夺零花钱,那每次看到零花钱,孩子就可能会联想到,上次做错了什么事,被怎么惩罚了,负面情绪会一遍遍在脑海回荡、强化。最后孩子很可能就对零花钱,毫无好感——我没有零花钱的时候,不会有那么多惩罚。
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