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朋友分享的文字:
人工智能说到底就是算法,底层是数学啊。所有不能用数学运算的东西,都没法用上人工智能。
比如人的想象力。想象力这个东西就是不讲逻辑的,是站在数学的反面的,所以人工智能就没辙。
技术发展并没有在替代人,而是在不断地逼问人: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人不是万能的,我们早就知道。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最终的独特性到底是什么,这个答案恰恰是在不断更新的。
把握宇宙的规律,了解人的独特性,不能被替代的到底是什么呢?
最近开始研读《易经》希望能更加客观地看待宇宙自然人文的规律。
从系辞上传开始,今天就谈谈对“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理解。
天尊地卑中的“尊”是尊远的意思,到了太空,我们的头顶上还有太空,永远的虚空,无量无边的虚空。在我们上面永远很高远,很尊贵的,这就叫做天。
地很卑近,卑者近也。尤其是我们人类的文化,就是大土地的文化。人离不开土地,这个地球,土地对我们很卑近。换句话说,卑就是很浅近,很浅,很近。所以说:天,那么高远,无量无边的空间,永无止境;地,我们这个地球,同我们人文文化关系那么密切,非常切近。懂了这个原理,有了这个观念,再来研究《易经》就方便多了。因为我们对这个天的研究,太空的研究,内容太多了。就是地球物理的研究也太广泛了,没有办法记述。因此古人便归纳为两个简单的符号,所以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王阳明也说过:无善无恶心之体;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所谓尊和卑不过是人的心里想法,摸不到,得不到的觉得很珍贵;得到的反而没有觉得很卑微。 其实本未有尊卑之分,只不过借用了名,对比而相生也。
之前读到这里的时候,总是觉得古文重男轻女,所以父象征着天,母象征着地,天尊地卑,就是男尊女卑,从这个角度理解就是不对的。
想来人也是这样的,总是想得不到的东西,而不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何以叫做“定”呢?定是确定的法则,不能变动的。譬如我们站在地面上,一看头上就是天,到了飞机上,向高空上面一看外面虚空上还是天,到了太空外也还是天,凡是我们脚跟踩的那个,那就是地。譬如太空人,在太空里头没有办法落地,永远在转。踏得到的那个东西,脚踏实地的,那个便叫地。这个法则是不能变动的,所以说“乾坤定矣”。
《易经》中有专门的乾坤两卦,之后学习了再写。希望学习了《易经》能心平气和地看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