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到一篇文章,关于在职场眼泪到底该不该流,亦或者应该回家哭,还在在办公室哭的问题。
文中那个女孩是实习生,因为总是被老总要求出去买外卖,在厕所时偷偷给父母打电话哭诉,自己大学几年,不是为了替人买外卖。结果,不幸的是还被这位老总听见了,后果当然是离开。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在职场里的一些尴尬、委屈的经历。比如,我被指着鼻子责问他的工资为何被扣,被摔过办公桌批评我办事不认真,甚至被投诉到领导那里,理由是我的工作态度不端正。
当时的我还是二十五六岁,刚刚从专业技术岗位,调入人事部门工作。对复杂关系手足无措,分不清他人的情绪和事情之间要优先解决哪一个。
有段时间,我承担单位的一些招聘工作。
其中,有一项内容是组织考试。这项内容本身并不是太费神,但这里的沟通过程却是极其磨炼人。
第一个难题不是如何组卷,而是如何敲定各科室的面试时间。
因为不同科室的面试官不一样,领导和专家的时间都宝贵,想要把不同的科室面试场次合理安排好,需要不断和相关面试官沟通协商日期、时间,照顾到每一个考官的时间安排,总要经过一两轮协调才能将各场次的面试时间敲定下来。
领导和专家的电话一般都不容易打进,他们的语速似乎都在告知你:有话快说,没有时间。所以,我每一次拨打他们电话之前,都尽可能做最大程度的准备,把各种预选的方案都写在工作笔记上,尽量提升每一次通话的效率,最快地解决问题。
有时,考官也会临时出现状况,要求更改已经敲定的时间。每一个人的调整,往往都牵动全局的变动,因为需要重新协商一遍其他考官的时间。
所以,我每一次招聘季最累的不是身体,是脑筋。
有一次,我又是协调考官时间,特意把备选时间都写在工作本上。第一位沟通的考官,是Z主任,因为她是招聘科室的负责人,首先需要照顾她的时间安排。通话完毕,我记下了她挑选的日期、时间。
那天工作结束,我把所有的面试场次安排整理好,打印出来跟科长汇报。科长过目之后,也觉妥当,我们便敲定下来,公布出去,让考生做好面试准备。
一般来说,我的工作习惯是面试当天上午,我会再提醒一次考官关于下午的面试时间,以防他们事多忙忘记。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我拨通这位Z主任的电话时,她大发雷霆,质问我为何要把面试时间定在今天。我简直蒙圈了,心想这不是之前你选择的吗?但我那会根本没有解释的可能,只听到她说,“我下午得门诊,没有时间。” 啪的一声,电话就摔了。
遇到这样的状况,我无奈,显然时间如此紧张,既定的安排没有更改的可能。我只能求助科长,寻求解决办法。
那天的事情是这样解决的:提前和其他四位考官打招呼,因为Z主任门诊稍微晚一点到(因为一般下午门诊人不太多,她答应一结束门诊就到面试室),又跟考生解释一下,大约延迟半个小时开始面试。
当然,我遇到了好上司,科长并没有不分事情原委责怪我,反而安慰我不要放心上。
但,次日,这位主任专程到访我的办公室,站在我的身边,严肃地批评我:“你就是那个负责招聘的姑娘吧?做事怎么这么不认真,我上门诊那么忙........”
那一刻,心里好难过。工作以来头一次被指“不认真”。我可以被指工作能力不足,因为水平确实有限,我愿意努力提高。但是,我不接受“不认真”这三个字,因为我的工作笔记记录了我是如何对待工作的,这是工作态度问题。
我越想越委屈,于是乎,在被这番声色俱厉的斥责之后,我默默地坐在办公桌前掉眼泪。
这是我唯一一次被人批评到哭,也是唯一一次被指责做事不认真。
后来,我又接管职工薪资工作。
每个月我总要对着员工的考勤表,计算各种病事假之类的薪资折扣。这项工作到底多繁琐,多得罪人,只有做过的人才体会。
但是,我是做这项工作的,再如何得罪人,都得按章办事,各项条款都得逐一研究透彻,做到奖罚都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所以,每次发薪资前夕,我都最最紧张。每一份报表自己至少核对两遍,再交分管上司审核一遍,最后才出通知到财务科。
通常来说,发薪资的第二天,我的咨询电话是最多的。但凡被扣的人遇到疑问,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问清缘由。因此,我的工作表里都有许多的批注,确保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一目了然地显示在面前,通话有序,解答清楚。
即便如此,也有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有一天,我正在接电话。
一位身穿工作服的医生赫然地冲进我的办公室,由于我坐在办公室最靠近门口的地方,他一米八左右的个子就堵在办公室门口。
我警惕性地瞟了一眼他的神情,心想大事不妙,尽快挂掉手中的电话。回过头来招呼他,没有想到,他恶狠狠地把工资直接摔到我办公桌上,“怒发冲冠”就是他当时的样子。
接下来的场面可想而知,他的语言和行为多么激烈。面对这位中年的男医生,一副他在一线拼命挣钱、我等文职悠闲享福的姿态,我当时唯一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保持理性,细致地跟他解释一遍,扣款的理由和依据。结果,这位医生居然拍我的办公桌,放一句狠话“你等着”,甩门而去。
我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死死地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那一行密密麻麻地批注。那一刻,我才知道啥叫“有理说不清”。
........
不过这些工作的事情,我是从不和家人谈。因为我十分清楚,在国内的每一个行业里,从小员工到大领导,谁没有受过委屈呢?有句话说,胸怀就是撑大的。
后来的两年工作时间里,我也继续保持和他们的同事关系,依然还会有工作的交集,但我不再被他们的情绪所困扰。因为我只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不对他人的情绪负责。如果在规章制度允许的前提下,我有能力改善他人的情绪,我也会尽力而为。
现在回想这几段往事,我已经觉得太微不足道了。当时间不断向前的时候,那些过去训斥你、侮辱你的人都会从你的生活里消失,能留在你生命里的人都是在自己的选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