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无意间在河边走过,一妇人低头在草丛里忙,左手一个袋子满满当当,右手灵巧用一个小铲子挖,好奇地问了一下,原来在采蒲公英。礼貌的借用了一下工具,果然好使。对方提醒轻轻的铲,不要连根拔起,过几天还会长出来。
放眼望去,虽没有层层叠叠,但丝丝缕缕。
聊天的过程相当于扫盲,关于蒲公英的事也略知皮毛。
《现代汉语词典》注解:1.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状茎入药。2.这种植物的花。
原来,这个季节,如约而至,遍地都是。
儿时,肯定见怪不怪,只是没有吃过。突然想起来,熟透了的蒲公英会长出长长的枝丫,顶上戴着花,一如簪笏,可以吹着玩。当然是彻彻底底干透之后,花在空中飞,觉得好玩极了。
晚上回来的路上和师傅聊,说起野菜,如数家珍,报了一连串的野菜名字,感觉其中的似曾相识,有的就不知其详。师傅说:一场雨过后野菜多的是,蒲公英最为平常,以往很少人吃,现在登堂入室,深受欢迎,做法很多,可以做馅包饺子,可以蘸酱或炸着吃,也可以晾干了泡着喝。
山里的蒲公英约定山里人一筐一筐带回家,做餐桌上应季食材,可以解馋也可以养生。
城里估计很难见到蒲公英的踪影。
怎么就无聊到把以往遗忘,蒲公英漫山遍野,而今却不知其名。
河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絮,似乎怕水底的鱼儿也窜出来吃。
似乎是为城里人寻找乡愁提供一处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