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孟子》
系统正见:《文化好老师静思语》
发心:做一名基本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
正见:正己化人
感悟:
金风送爽,秋节已至,春季播下的一粒种子,经过一个夏季的孕育,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但今年的雨水特别多,连绵不绝的雨水,给秋收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八月十五前有几个晴天,玉米、花生都该收了。人们都在趁晴天抢收庄稼。虽说是晴天,但因为整个夏季的连阴雨,有些土地的雨水积成了小溪一样,有些地方甚至埋住了玉米。侯老师种了一块花生,据她说,今年的花生格外湿,薅出来时不见花生只见泥。有一户人家的地是涧水地(稍一下雨就排水不畅,甚至地下会出水的地),只能跳在水里薅花生,薅一棵在水里淘洗一下放在木板上再薅下一棵,还有一户人家,水已淹没了多半棵玉米,全家人只能跳进水中掰玉米,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家也种了将近一亩的花生,却一直不见动静,今天婆婆忽然通知我们回家薅花生,说再过两天还要下雨,再不薅的话就要发芽了。早上六点赶到地里,放眼望去,其他人家的花生差不多拔完了,只有我们家的花生还倔强地长在地里。婆婆是种地的能手,花生经过她的精心管理长势很好,另外,婆婆种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无论什么庄稼,长得不够饱满或不到该收获的时间,不管别人家再怎么干得热火朝天,她也不急不躁,静等自己的庄稼成熟的那一天,就像耐心地等待一个正在长大的孩子。因为庄稼长的时间长,接受了更多的天地精华,所以我们家的庄稼每年都比别人打的多。
虽然花生薅起来并没有像侯老师说的那么严重,但却是真的湿,有些地方太湿,拔出来的花生还真带着水。薅起来想快也快不了。一棵棵地薅,一粒粒地捡,再装车运走。太阳光很强烈,仿佛要趁今天尽情释放它的热情似的,晒得人口干舌燥地受不了,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于经常不干活的我来说,哪能受得了。还好今天有亲戚帮忙,下午五点多终于薅完了。心里如释重负,就像打了一场胜仗般轻轻松。
这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