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沅住在淮河南岸的高地上,这条河因为地处村子的西边而被村民称为西河,它孕育了这里的一切。因为高地的地势高,即使发洪水也淹不了,所以人们就选择这里作为居住地,一代代人在此繁衍生息。沅沅就是在这里度过她快乐而又艰辛的童年、少年。
沅沅家旁边住着一对母子,母亲的年纪较大,沅沅称她为老太;儿子已到中年,却仍然单身,母子两人相依为命。他们的房子是毛坯房,没有用墙围成的院子。房子的前面有一棵大枣树,房子的后面有两棵大枣树和一个稻场,房子的左面有一个又深又小又窄的沟,沟的左边是菜园,里面种有各种各样的蔬菜。
沅沅八岁的时候才回到父母家,所以当她随父母回家的时候,就是从房子后两棵枣树旁穿过,然后绕过房子,走到前面,又有一棵大枣树。她从大大的枣树下走的时候,好奇地抬头偷偷看树枝上结着像葡萄似的一串串绿色的大枣,她可想爬上树,摘枣吃。之后沅沅对村里的人和事也不在陌生了,而且和自己的姐姐和弟弟以及村里的孩子能玩在一起。于是,以后她就随着他们爬树、放牛、上学。在暑假的时候,她最喜欢的就是和伙伴们偷偷爬枣树偷枣吃。绿色的大枣随着时间会由绿变红,变红的枣,吃起来特别甜,而且咬起来脆脆的,所以沅沅特别喜欢。枣虽然好吃,但是却来之不易。村里就三棵大枣树,是老太家的,不让别人摘,所以要吃的话有两种途经:一是老太允许别人摘,二是偷偷地摘。而沅沅及其伙伴就只能选择趁老人休息的时候偷偷地摘。还好,枣树虽然大但是不高,爬起来好爬不费劲。爬到树上后,沅沅一边把她的所有的口袋都装满大枣一边不停地往嘴里塞枣。感觉差不多了,她就随着伙伴跑到岗坎,坐下来开心地吃枣。
沅沅有个小一岁的弟弟,特别顽皮,成天跟着村里的男孩到处晃悠。有一天,他想吃枣了,就偷偷地趁着那对母子不在家,迅速爬上位于屋前的大枣树上,专找枣多的枝干站着摘枣。他一边大口吃枣,一边往口袋里塞,并四处留意着有没有人过来。正在他伸手摘远处的枣时,突然有一个人大喝一声,“谁在偷枣?”弟弟吓得浑身一颤,脚一歪,身子便像石头一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昏迷不醒了。枣树的主人见状立马把弟弟送回了沅沅的家,对沅沅的父母说:“你家孩子偷我家的枣,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沅沅的妈妈看到儿子昏迷不醒,就急忙背着儿子往医院里送。到了医院一检查,说是脑震荡,要住院观察几天。可是,沅沅的家穷,住不起院,没办法妈妈只能买了一些药和弟弟爱吃的香蕉,背着弟弟徒步走回了家。渐渐地,弟弟好了起来,沅沅的妈妈吊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过之后总担心弟弟留下后遗症,影响智力和身高,所以有时会给弟弟买钙片和牛奶喝。
虽然经历了弟弟从树上坠落事件,但沅沅和弟弟没有吃一堑,长一智,仍然每年夏天继续爬树偷枣吃。就这样沅沅在偷枣和吃枣的过程中度过她的童年和少年时光。直到有一天她离开村子,到更远的地方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村里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枣树的主人走了,枣树也走了,村里的伙伴走了,连同沅沅的童年和少年也走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树根了。
村中的大枣树和村子,是沅沅难以抹去的记忆,即使身处他乡,仍然活在她的梦里,她的心里,直至她的生命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