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只有当人类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人类社会才能快速地发展。——查理·芒格
同样地,只有当我们掌握了高效学习的方法之后,成绩才有望跃升,学业的理想才更易实现,乃至往后的人生,都会有更多美好的可能。
学习,远非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艰巨。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即使资质平凡,也能在学业中获得丰收,突破自我局限。
这本书书名中的“高手”却有另一层含义:它是相对的,可以跟别人比,更应该同自己比——与曾经的自己、昨天的自己比。希望本书能助你完成从不会学习到善于学习、玩转学习的蜕变,告别过去的自己,成为掌控学习成绩和未来人生的高手。
01.高效记忆,更快更牢掌握知识点
我总结了能让记东西不那么“难熬”的三大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要努力把记忆过程趣味化,加入一些生动和有趣的元素,只用眼看、用嘴念是非常枯燥的记忆形式。
第二个关键,是把表面看上去散乱无规律的东西努力地串联起来,变个体为整体,做有规律的整块记忆。
第三个关键,尽量借助自己已经熟悉、知道的内容去记忆新知识点,以旧带新。
下面,我将基于这“三个关键”,逐一讲解我自己最习惯使用的五大记忆法。
第1小课 多感官刺激记忆法
当多种感官齐发时,大脑受刺激的效果会显著增强,记忆中枢能获得更充分的调动。如果你只是用眼睛盯着新单词记忆,相当于只刺激了视觉区域,无法对大脑形成足够刺激,达不到很好的记忆效果。在背单词时,一定要动用自己的听觉。具体做法有两个:一是在碎片时间里戴上耳机,听单词音频;二是尽量抽时间做单词听写练习。
“1+2次”记忆法:“1”,指的是在背诵新词当天就要同步听录音。“2”,指的是一天结束前至少再利用两段碎片时间,听两遍当天的任务单词音频。
听写练习记忆法
第2小课 缩略词记忆法
当我们需要记忆一个系列的知识点时,不要马上开始从头到尾、逐字不差地记忆完整内容,而是把这个知识系列拆分成若干个片段,或者说是“关键元素”,接着把这几个关键片段的元素组成一串缩略语。
北美洲有著名的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休伦湖(Lake Huron)、安大略湖(Lake Ontario)以及伊利湖(Lake Erie)。这五个词乍一看没有任何关联和规律,但如果我们把它们的首字母抽出来再看呢?S、M、H、O、E——好像还是没看出什么门道。再把这些字母的顺序调换一下呢?是不是就变成了——H、O、M、E、S,也就是英文单词home(家)的复数形式homes?这时,我们就把五个单词变成了一串缩略语——homes,然后就可以想象在湖面有许多房屋(homes)
第3小课 联想记忆法
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就是利用相互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和记忆。接近联想不但可以跨时间和空间以点带面,还非常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宽,从整体记忆的过程中提炼出共同的基本特征与属性,从而加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虽然听上去很像,却有本质的使用区别。相似联想,主要是通过联想一个看上去相近的具体图像,来记忆一个新知识点。所以,相似联想的精髓是把抽象陌生的新事物生动化、具象化,通过联想自己熟悉的形状、图像来达到降低记忆难度的目的。
归类联想
我们在记忆新事物的时候,可以把它和相同类别的东西捆绑起来,统一记忆。
第4小课 晨起/睡前记忆法
早晨七点多起床,洗漱完成后,可以利用段时间快速记忆某门课程繁杂的知识点。深夜入睡前,可以拿出笔记,再次温习、记诵各种细密的知识。
第5小课 故事串联记忆法
我们把每个知识点“零件”都串联起来、编成一个小故事,把它们放到有上下文的语境中,就仿佛给了这些知识点生命,让它们变得更生动具象,也更好背了。
02.超级笔记,透彻吸收课堂所学
做笔记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匹配不同的学习场景和学习目的
第1小课 康奈尔5R笔记法
首先,将笔记本分成三个部分,我把这三部分总结为“右大左小下长”。右边部分占整个页面70%的篇幅,叫作“主栏”;左边部分是“副栏”,下方部分是“总结区”,这两部分各占整个页面15%左右的空间。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把纸面设置成“左大右小下长”。康奈尔笔记法还有一个别名,叫“5R笔记法”。Record,记录
第一个r是“record”,记录。上课听讲时,我们在右边的“主栏”中实时记录老师讲课的内容,着重参照课堂板书记下新知识点和案例,但无须逐字逐句“听写”老师的上课原话。所以这一步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上课记笔记”。
Reduce,简化、简写
第二个r是“reduce”,简化、简写,对应康奈尔笔记法的第二步。下课后尽快抽出10—15分钟,复习上课时在主栏记录的笔记内容,再将里面最核心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以关键词、关键短语和短句的形式写入左边的“副栏”中。这也是康奈尔笔记法从课上延伸到课下的第一步。
Recite,背诵、记忆
第三个r是“recite”,背诵、记忆。在这一步我们该做什么呢?顾名思义,要通过一定的记忆工作,完成对课堂所学的复盘和巩固。在上课当天结束前,再次抽出10—15分钟,拿出笔记本,用手遮住主栏,只看副栏中的关键摘要,然后尽可能完整地复述并记忆课堂内容。
Reflect,思考、回顾
第四个r是“reflect”,思考、回顾,也是第三个步骤——recite的延伸。在这个环节只需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把自己的听课随感和上一步复习笔记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写在页面下方的“总结区”里。
Review,复习
第五个步骤(也是康奈尔笔记法的收尾步骤)是“review”,复习。在听课后的几天里,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n次、每次10—15分钟的笔记复习。
第2小课 主题分类笔记法
无论是康奈尔笔记法还是简化版的关键知识点记录法,其亮点都在于覆盖了从课堂听讲记笔记到课后归纳和温习的全过程,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新知识的反刍和内化。
除了基于老师讲解的时间先后做随堂笔记,我们还可以尝试以一节课覆盖的不同内容为线索做笔记,而这也是“主题分类笔记法”的精髓。
根据这些“高度可预测的”主题分类,我会提前把笔记本页面划分成“n宫格”(n≥2),每格对应一个课堂环节,比如上面举例的划分方式。在上课时我会高度专注,跟紧教授的节奏,每进行到一个环节时,就在相对应的格子里做笔记。
第3小课 移动笔记法
移动笔记法相较传统笔记法的一大优势不言而喻:可以携带、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和使用。另一个优势也很明显——无须耗费过多时间和笔墨做详细记录,只需把涉及知识点的关键词、关键定理等言简意赅写在便利贴/闪示卡上即可。
这个方法既适用于课堂听讲做记录,还能在考前冲刺复习时发挥奇效。
第4小课 录音笔记法
除了以笔和纸为工具的各种常规方法,我们还可以稍作创新、另辟蹊径,以录音的方式记笔记。
上课时,老师正在讲解的某个知识点内容庞杂,还下分了若干个小知识点,你没法一一记在本子上。这时候别着急,你要做的就是全神贯注听讲,尽可能不遗漏任何一个核心要点,并且争取把大部分内容听懂。在专注听讲的过程中,为了辅助记忆,你也可以把老师讲解的要点以短句或关键词的形式记在本子上,但注意:一定不要让写字耽误了听讲。同时,明确好老师当前所讲的知识点对应了教材的哪一章、哪一篇、哪一页,越精确越好。
下课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老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和课本内容结合起来,接着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完整、详细地复述一遍,并录成音频存在手机上。保存时记得在文件名中把学科、日期和相关知识点标注清楚。做完这一份“录音笔记”后,你就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比如独自吃饭时、坐公交车搭地铁时,随时播放回听,从而达到反复温习的目的了。
03.有效预习,是成绩进步的起点
第1小课 限制时长专注预习法
首先,每天每门功课的预习时间不宜过长,我的建议是高效无干扰预习15—30分钟即可。限制预习时长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我们的日常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如果预习占用的时间过多,我们用于完成当日作业和其他学习任务的时间势必将被压缩,甚至熬到深夜还可能没法收尾,导致身心俱疲,影响更长期的学习状态。
二是因为预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预习一定安排在完成当天作业和复习之后进行,因为知识点是逐步递进、环环相扣的,只有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夯实好了,才能为接下来的预习打下牢固基础。
第2小课 制订合理目标预习法
我将预习的核心目的总结为以下三点:
·促进旧知识内化
·与新知识“混个脸熟”
·发现最难知识点
第3小课 LEO牌实操预习法
可以总结为“预习前极速复习”“抽象+具象必混搭”和“动笔之后再听课”三个关键动作。
预习前极速复习:每次预习前,我都会通过完成前一课的家庭作业、快速回顾前一课的课文/讲义等材料来巩固对“最近的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抽象+具象必混搭:将抽象内容和具象习题混搭起来去阅读、完成初步理解,难度就会降低许多
动笔之后再听课:本书的读者朋友们一定会发现,我是一个热衷于边学习边动笔的人——精读时动笔做笔记、做书摘、写书评,“抱老师大腿”时带好一支笔、一个本子,实时记录、总结。在预习时也不例外。每次预习前,我都会备好两种颜色的笔,一支黑色,一支红色。具体的操作方法很简单:用黑笔在预习时自己已经能基本弄明白的知识点旁打一个钩,或者做一行简单批注,旨在提示自己:嗯,这部分问题不大,我差不多搞懂了。上课时只需要跟着老师的讲解再顺一遍,就稳稳的了。
04.科学复习,夯实完整知识体系
相较于预习,同学们对复习更加熟悉,主要因为复习是“结果导向”的一件事,尤其是在面临可能改写人生的大考前,几乎没人会完全“放飞自我”、放弃复习。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其次,定时、高效的复习能帮助我们查缺补漏、及时清除知识盲点。
第1小课 分阶段复习法
我通常习惯将“复习”拆分成“小复习”“中复习”“大复习”和“大考前复习”四种阶段性复习。
小复习: 拿出每个学科当日的课堂笔记,快速回顾一遍笔记要点,有时还会“自问自答”——遮住详细记录区,只根据要点区里记下的关键词考察自己对当日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关于如何记笔记、使用笔记进行课后复习
中复习: 把每门功课的课堂笔记等所有学习材料拿出来,完整、仔细地回顾一遍当周所学,尤其把注意力放在前一阶段每次“小复习”中出现的盲点、难点,以确保自己在请教老师、订正错题后已经透彻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大复习:“大复习”是基于前两阶段日常复习的一次更宏观的总结性温书,我通常会在每个月月末(比如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进行一月一度的大复习,做法和小复习、中复习大同小异:结合前一阶段的课堂所学和课外学习资料,系统地梳理过去数周的所有知识点。因为在小复习和中复习阶段已经很积极地做了日常知识扫盲,大复习通常不会再遇到明显的“瓶颈”。
大考前复习: 这是分阶段复习法中的最后一环。如果前三阶段的复习你都严格执行了,那么“大考前复习”就压根儿不会带给你新的负担,因为这一路走来,你一直在努力地边学边温习。
第2小课 关键词串联回忆复习法
以一个关键词为起点,我们能以点带线,再到面,完成对一整个“知识云团”(也可称为“知识矩阵”)的复习。
除了基于课堂笔记,同学们还可以拿出一张白纸,进行以各个关键词为线索的复习。做法很简单:
第一步,一张白纸对应一个知识模块,在纸上写下所有这个模块里的知识点关键词。
第二步,逐一对照关键词,在不翻教科书、不回看作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回忆起与一个关键词相关的知识点,越多、越详细,越好。延伸回忆的具体做法很灵活,大家既可以把所有串联的知识点在关键词旁写出来,也可以仅仅是在大脑中默想。
第3小课 小组互考复习法
第一步,你需要找到2—3个同学组成日常复习小组,这些和你组队的同学应该尽量满足“三个相似”:
·学习成绩与排名相似
·学习动力与习惯相似
·复习日程安排相似
第二步,你要和组员们制订一份“团体复习计划”,包括碰面时间、地点、复习科目、每次会面的复习安排等
第三步,在每次小组复习前,你都要提前
花一定的时间(比如1小时),独自过一遍当周的知识点,边复习边筛选,总结好自己认为最难的问题——即包括你已经啃下来,但之后还需温习巩固的硬骨头,还有凭一己之力还未能解决的疑难杂症。
05.善做作业,让学习游刃有余
作业,可谓是和师生们缘分不浅的一种存在。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及时把握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则能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点,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第1小课 提前库存法
“库存”在这里表示“已完成的作业”,“提前库存法”的精髓,就是要求我们有意识地主动提前完成老师之后会布置的作业。比方说,绝大多数同学在周一结束前只会写完周二一早要交的作业,而用了“提前库存法”的同学不但早早将这部分作业写好了,还前瞻性地写完了一部分老师即将在周二布置、要求周三一早提交的作业。
作业习题每天都不一样,我该如何提前知道老师在明天、后天乃至大后天下课后会布置的作业呢?
第一个办法,总有一些类似“保留曲目”的固定作业种类,比如语文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
第二个办法是提前问老师。
第三个方法同样简单——根据当前学习进度和教辅内容来做“自主预测”,也就是自己判断之后几天老师会布置的作业。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提前做新课作业时,只做最基础的习题即可,从而保证较高正确率。至于大题、难题,还是等在课堂上学完、学透了相应知识后,再着手完成。
第2小课 碎片时间见缝插针法
李大钊先生曾说:“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莎士比亚也曾说过:“如果谁放弃了时间,时间自然也会放弃他。要让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
“碎片时间见缝插针法”的另一个积极产物是,单位时间的写作业效率比平常整块时间的要高。
第3小课 不同作业间歇转换法
顾名思义,做作业时不要“从一而终、从头到尾”,也就是切忌太“专一”,而是采用“做一会儿A再来做B,做一部分B再做C,做二十分钟C再回到A……”的写作业模式。
第4小课 其他亲测好用的高效写作业法
1.先复习再做作业
2. 假设考试作业法: 把写作业当成一场正式考试,在解题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随意走动、玩手机,只能专注于手头的功课不放松。
06.重视错题,弥补知识漏洞
相比于“做题出错”这件事本身,对待错题的态度更加重要。以“粗心”为借口进行搪塞,是对学业前途的不负责。
当学生的乐趣就在于干掉错题、攻克难题、不断变强。
第1小课 LEO牌错题应对法
步骤一:快速确认为什么会做错题?
为什么出错了?
错因1 知识疏漏导致的“确实不会做”——跳转步骤二的对策1
错因2 审题不仔细,理解错了题目要问的是什么——跳转对策2
错因3 (错因2延伸)错误认为是之前熟悉的题型,没仔细看完题干、疏忽了题目的变体/陷阱,便想当然解题——跳转对策2
错因4 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解题思路被干扰,导致最终答案出错——跳转对策3
错因5 (多出现在考场)心理素质不过硬;因紧张而发挥失常,原本会做的也错了——跳转对策4
错因6 会做,解题过程也没问题,写答案时笔误导致丢分——跳转对策5
错因7 (错因6延伸)填错答题卡导致失分——跳转对策5
错因8 无法归入上述类别的其他错因——跳转对策6
步骤二:根据诊断,攻坚错题
步骤三:整理错题、时时复习
第2小课 错题本操作指南
1.归档优先级:因为“确实不会做”而错的题,优先收录。
2.科目:理科(数理化生)更适合做错题本,尤其是公式定理类的计算题;
3.快捷形式:实在没时间手写整理错题的同学,至少尝试将错题内容拍照(包括题干、错误答案、正解订正),之后存进手机/电脑的相册专辑
4.使用错题本复习的建议:
(1)我的惯用复习时间轴:将某道/某批错题整理进错题本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一周、半个月后,以及涉及该题知识点的考试前二十四小时,复习错题,用手遮住错解和正解,完整重做一遍,直到100%确认“无障碍做对”为止。
(2)状态标记:在记录错题一周后,以及考前一天回顾错题时,我习惯用三种颜色记录当时状态。绿色代表“轻松无障碍做对错题”,黄色代表“需要一定思考/稍微卡壳,但最终能做对”,红色代表“仍有问题,不会做或没做对”。对于黄色和红色状态题,我会再次梳理相关知识点,或直接请教老师,速战速决。
07.战胜偏科,均衡发展提升竞争力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说过,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七种智力: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交往、自知。
第1小课 偏科的成因测试
你在优势科目里赚到的分,可能轻易地就会被弱项的丢分消耗殆尽,有点儿木桶效应的意味。
1.你可以放飞自我,完全不在乎接下来的大考(比如高考/中考)成绩吗?
2.在可能决定命运的大考中,你有任何方法规避偏科的影响吗?
3.你是特长生吗?可以通过某项专长直接升读梦想院校吗?比如艺考生,就算文化考试分数不在线,依然能凭专业能力拿到北电、中戏的入场券?
4.假设真的是因为偏科导致名落孙山(极端点的例子:只低了录取线一分),你可以做到完全不在乎吗?
第2小课 “海角计划”拯救偏科
CAPE(“海角计划”)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步骤,构成了“CAPE”(英文的“海角”)一词。
步骤一:Confidence restoration,重建自信
在拯救行动开始前,首先通过做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信满格:即使学得最差的学科依然有救,也最有进步空间和提升机会。
步骤二:Assessment,诊断&评估
为自己打好气之后,仔细思考并明确:为什么偏科?“偏科病因”主要有这几种:
·天赋/兴趣使然
·老师因素
·家长影响
明确原因后,接着细化评估:
· 一共有几科弱项科目需要补习?是哪一(几)科?
· 之后是否有机会摆脱该科影响(比如文理分班后再不想学;大考时可以自主弃选)?如果“是”,暂且允许自己“破罐子破摔”;如果“否”,就要采取行动。
· 弱项学科的“薄弱程度”如何?建议评判时参考这几个等级:
差、考试基本不及格、严重拖后腿
较差,勉强及格/每次大考都拖不少后腿
中,是学得最弱的科目,但不至于挂科,只是和强项有明显差距
轻/较轻,很难考出满意的成绩,和强项存在差距
步骤三:Planning,制订偏科补救计划
步骤四:Execution & Evaluation,执行与结果评定
执行“海角计划”时的注意点
· 提防“trade-off”,不顾此失彼,补习弱科时别耽误了其他科的正常学习。
· 补习弱科这件事会很无趣,可能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别沮丧,这太正常了。
· 在这个艰苦的过程中,别忘了“美好愿景激励法”,想想迈过这道坎儿以后的生活可以有多美。
08.请教老师,充分利用宝贵资源
清代散文家刘开在其名篇《问说》中开宗明义:“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强调“问”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勤学与好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请教老师的过程也是难得的师生一对一交流互动的机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从而摸清你的特点和需求,并据此指导你如何弥补弱项,巩固强项。从此你听课、做作业、复习都目标明晰,也更善于思考了。另外,在一问一答之间,师生关系也拉近了。渐渐地,交流内容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学科问题,而是拓展至其他话题——聊聊业余爱好、说说成长中的烦恼、谈谈未来规划等,老师除了在学校里讲课,还可成为你难能可贵的师长和益友,这种由“好问”发端的师生友谊将使你获益良多,终生难忘。
第1小课 不愿请教老师的原因
1.众目睽睽之下,追着正在离去的老师问问题,显得傻兮兮的,怕同学们笑话。
2.自己成绩平平,无论是在班上还是在老师心目中几乎没有存在感,莽撞地跑到老师跟前张口就问问题,担心老师蒙圈,自己也闹个大红脸。
3.担心自己的问题很“傻白甜”,惹老师不屑,被老师看低。
4.不喜欢任课老师,有问题宁愿问同学,也不请教老师。
第2小课 如何请教老师?
请教老师前,请先备好这三项物件:一个本子、一支笔和一份问题清单
请教的开端:有礼有节,体谅老师
请教过程中:全神贯注,不懂就问,刨根问底
再次强调:不要因害怕在老师面前显得蠢笨而不懂装懂。事实上,老师们都偏爱勤于思考、坦率认真的学生。
另外,聆听老师讲解的同时,在本子上做好记录,尤其记下让你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关键信息,以便之后复习时再次参考。
请教结束前,记得让老师做评估
请教结束后,温习和回顾必不可少